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预见2024:2024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产品向高稳定、高端化方向发展

分享到:
 2024-06-05 18:48:4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683G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复神鹰(688295);光威复材(300699);金发科技(600143);吉林化纤(000420);江苏恒神(832397);中简科技(300777)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碳纤维产能;中国碳纤维产量;中国碳纤维需求量

行业概况

——定义及分类

碳纤维(CF)是指含碳量大于90%的纤维材料,可以用粘胶、聚丙烯腈以及沥青等有机纤维在高温下碳化制取。高强、高模CF主要由聚丙烯腈长丝在1000℃以上高温碳化形成,它与树脂、金属、陶瓷、碳、玻璃等复合后具有模量高、强度高、重量轻、抗疲劳、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航海、化工、电子、建筑以及体育休闲等领域,是军民两用的高技术纤维。

当前,各国大多按照习惯对碳纤维进行分类,分类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1)按照原料分类: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各向同性、中间相);胶黏基。

图表1:碳纤维分类(按原料)

(2)按照制造条件和方法分类:碳纤维(800-1600℃);石墨纤维(2000-3000℃);氧化纤维(预氧丝200-300℃);活性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

(3)按力学性能分类:通用级(GP);高性能(HP);期中包括中强型(MT)、高强型(HT)、超高强型(UHT)、中模型(IM)、高模型(HM)、超高模型(UHM)。碳纤维在应用时多是作为增强材料而利用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因此使用中更多地是按其力学性能分类,一般认为纤维的拉伸强度低于1400MPa,拉伸模量小于140GPa,则此种属于通用级碳纤维范畴。在高性能碳纤维范畴中,对中强、中模、高强、高模、超高强、超高模等并无严格的区分指标。

图表2:碳纤维分类(按力学性能)

——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涉及领域广泛

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复杂,从碳纤维纺丝、预氧化、碳化到复合材料成型再到终端的应用需要经历复合且很长的过程。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体育休闲、混配模成型、电缆芯、建筑建材、压力容器、船舶、碳碳复材、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

图表3:碳纤维行业产业链

图表4:中国碳纤维产业链全景图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碳纤维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几乎和日美等国家同时起步,但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发展缓慢。同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对碳纤维核心技术形成垄断,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止步不前,无法满足国家重大装备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于碳纤维领域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将碳纤维列为重点研发项目。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行业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程度快速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地区上目前已形成以江苏、山东和吉林等地为主的碳纤维聚集地。

图表5: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历程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支持碳纤维产业的发展

国家政策作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近年来,国家持续发布相关政策推动碳纤维健康有序发展。从国家的政策规划可以看出,国家把碳纤维作为新材料进行推广和应用,持续引导国内碳纤维发展,计划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大型企业集团及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未来随政策的支持,我国碳纤维行业相关技术将接近国际水平。

图表6:2015-2024年中国碳纤维产业重点政策汇总(一)

图表7:2015-2024年中国碳纤维产业重点政策汇总(二)

行业发展现状

——供给: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

我国碳纤维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62年,到目前为止已发展60余年,仅比世界碳纤维起步晚3年;但无论是研发成果还是制造工艺,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产能达到6.34万吨,占全球总产能比重超过30%。2023年国内碳纤维行业继续高速扩产,行业总产能达到12.02万吨。

图表8:2017-2023年中国碳纤维产能(单位:万吨)

在产量方面,2023年我国碳纤维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国内碳纤维产量约为5.46万吨,同比增长14.81%。

图表9:2019-2023年中国碳纤维产量(单位:万吨)

——需求:体育休闲成为最大需求领域

总体来看,早年间在全球碳纤维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中国实行出口限制,导致中国碳纤维需求长期被抑制。近几年由于国内技术突破,刺激了对碳纤维的使用需求,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碳纤维表观消费量达到6.38万吨,同比增长13.55%。

图表10:2019-2023年中国碳纤维表观消费量及增速(单位:万吨,%)

2023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占比前三的领域依次是体育休闲、风电叶片和和碳碳复材,分别占比26.24%、25.13%、11.94%,其他领域的需求占比均不足10%。在海上风电叶片大尺寸的发展趋势下,预计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图表11:202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领域结构图(单位:%)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格局:东北是最大碳纤维生产地区

从生产区域来看,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及华东地区作为碳纤维主要企业聚集地,同时也是主要产区;而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其他地区产量占比较小,仅占全国产量的4.67%。

图表12:2023年中国各区域碳纤维产量情况(单位:%)

——企业竞争格局:吉林化纤、中复神鹰为行业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碳纤维第一梯队企业有吉林化纤、中复神鹰,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产能在2.5万吨以上,碳纤维产能在1万吨以上;第二梯队企业有江苏恒神、光威复材,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产能在1万吨以上,碳纤维产能在0.5万吨以上;第三梯队企业有太铜铜料、兰州蓝星,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以及碳纤维产能在0.5万吨左右;第四梯队企业为行业内的其他中小制造企业。

图表13:中国碳纤维行业竞争梯队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市场走向良性健康发展道路

现今,碳纤维行业总体技术尚不成熟稳定,产品质量及性价比相对较低。不过,随着我国高端碳纤维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向规模化和稳定化发展,企业布局逐渐向高附加值的下游应用领域延伸,我国碳纤维行业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市场走向良性健康发展道路。

尤其是在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图表14:《中国制造2025》碳纤维发展规划

——碳纤维新产品向高稳定、高端化方向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碳纤维行业将出现如下发展趋势:

图表15: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碳纤维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碳纤维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碳纤维行业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8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