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5:《2025年中国游戏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细分市场发展现状、产业竞争格局等)
产业概况
1、定义:游戏行业围绕“内容+技术+用户”的生态经济
游戏行业是“内容+技术+用户”的生态经济,涵盖电子游戏的开发、营销、销售和售后等活动,以电子设备为载体,通过虚拟环境和规则向玩家提供娱乐和互动体验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参与者包括游戏开发商、运营商、渠道商和玩家等,并通过PC、移动终端、主机等各种平台和自主运营、联合运营等商业模式运作。
其中,内容、技术与用户的深度融合是游戏产业的核心,依据创意内容的不同,游戏可划分为动作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策略游戏等;而依据技术不同,可分为区块链游戏、VR游戏;根据用户的规模和互动模式,可分为单机游戏和多人游戏等。
2、产业链剖析:游戏产业链图谱
游戏产业链的上游包括IP所有方、游戏开发商等,中游主要为综合游戏发行商,下游为终端分销,付费与营销渠道,最后到达参与游戏产业活动的用户。
产业发展历程:行业价值重塑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引进到原创、从国内市场到全球舞台的壮阔历史。其演变不仅伴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市场的扩张,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其发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萌芽和起步期(1980年代-2000初):街机时代和主机游戏启蒙
我国游戏产业起步与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街机游戏通过香港传入中国沿海城市,成为大众接触电子游戏的主要途径。1980年代后期,随着欧美日韩家用游戏机的兴起,小霸王等中资企业推出一系列“学习机”,也可运行早期FC游戏,成为最初一批的游戏载体。
2、探索和成长期(2003-2015年):本土力量发展
2003年,“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开发”等两个项目被正式纳入国家863计划,标准着游戏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从官方层面得到认可。随着国家政策支撑,国产网络游戏开始崛起,涌出盛大《热血传奇》、网易《大话西游2》、腾讯《QQ农场》等一系列优质国产自研游戏。免费游戏和点卡制付费的模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极大地降低了用户门槛并拓宽了付费基础。
3、全面爆发与移动转型期(2015-2020年):移动游戏革命
自2015年起,我国游戏产业进入全面爆发与移动转型期。2015年,我国移动4g用户总数快速增长,达到3.86亿人,标志着全面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从技术上为游戏从主机和PC向移动端转型奠定基础。随后《关于改进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与《移动游戏内容管理规范》宣布发布,则是中国游戏产业全面崛起的又一里程碑式节点。从此,政策对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解禁,简化了手游的出版流程,为游戏产业松绑,中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聚爆》、《王者荣耀》、《原神》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移动游戏。
4、高质量发展与调整期(2021年至今):价值重塑与存量市场
自2021年,游戏版号发放节奏调整、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趋严,推动游戏行业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增长红利消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从而迫使行业从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增量市场。据游戏工委数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国国产游戏已经进入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涌现了《黑神话:悟空》、《三角洲行动》、《万国觉醒》等一系列海内外知名国产游戏。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出海收入从“爆发”到“高质量”,国内存量市场反弹
我国游戏市场规模呈现反弹态势。根据游戏工委数据表明,2024年我国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257.8亿元,同比增长7.53%,约占全球游戏市场的26.7%。2020-2022年我国游戏行业出现短暂下滑,从2020年正增长20.71%到2022年负增长10.33%,出现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2022年后我国游戏市场规模迅速反弹,年增速达7%以上,至2025上半年我国游戏市场规模为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
我国出海收入从“爆发式”到“高质量”。根据游戏工委数据表明,2024年我国游戏产业海外收入为185.57亿美元,海外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39%。从长期趋势上看,2016-2025年间海外收入从72.29亿美元扩大至2025年185.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其中,2016-2021年间增长率均超过14%,海外市场收入处于快速增长期,自2022年后增速放缓,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细分市场一: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日趋丰富
2024年,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382.17亿元,同比增长5.01%,再创市场收入新纪录。从长期趋势上看,我国移动游戏市场增速维持在高水平线上,至2025上半年我国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1253.09亿元,增长率为16.55%。
从数量上看,2024年在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动游戏产品中,角色扮演类居首位,占比达24%,同比下降7%。卡牌类居次,占比12%,同比2023年上升一位。策略和棋牌类占比均为8%。需要留意的是,2023年占比第四的射击类游戏,2024年大幅降至第七位。
3、细分市场二:中国网页市场:规模有所萎缩
2025上半年,我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2.03亿元,同比下降5.87%。从总体趋势上看,2016-2025年,我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已连续9年下滑,市场规模有所萎缩。
4、细分市场三: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总体平稳
2025上半年,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354.03亿元,同比增长4.86%。从总体趋势上看,2019-2025年,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由下降转为缓慢增长,市场规模总体平稳。
5、细分市场四:中国主机游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机游戏发展增速惊人
2025上半年,我国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0.34亿元,同比增长29.78%。从总体趋势上看,除2022年外,我国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从2020年21.09亿元增至2024年44.88亿元,增速长期高于20%,总体呈现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拥有最多游戏上市企业,北京次之
目前,我国上市游戏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发达湾区,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游戏产业发达。截止到2024年底,广东省拥有全国最多的游戏上市企业,数量高达27家。北京次之,为23家,福建、上海与浙江分别为15家、8家、8家。按湾区划分的话,珠三角地区有27家,京津冀地区有25家,而长三角地区有19家。
2、企业竞争:市场参与者众多,全平台生态型企业占据行业龙头
在竞争方面,目前我国游戏产业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较分散,但全平台生态型企业占据市场龙头地位。部分企业同时布局多个赛道,如腾讯、网易等,2024年仅腾讯和网易两家企业游戏业务收入占据中国游戏上市公司市值60%。同时,市场上也有部分企业专注于单一细分市场,如米哈游、莉莉丝、叠纸等依托自身技术和行业单一产品垂类经验,发展出二次元赛道、出海赛道、乙女赛道等细分市场。
我国游戏产业赛道众多,各大企业发挥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各有侧重。前瞻将中国游戏产业20家代表企业分类为以下7种游戏赛道,即全平台生态型、垂类市场龙头、出海标杆、技术驱动、IP运营专家、区域化专精、创新赛道代表。
注:米哈游基于产品APPle store营收估算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五千亿游戏产业市场有待挖掘
在国内游戏版号发放常态化趋势下,我国游戏产业布局已开始回暖。受益于各地区的人才政策和针对游戏产业相关支持政策,游戏行业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根据上海市发布的《关于促进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中提到,大力扶持优秀原创精品项目,对入选国家级项目的原创游戏给予奖励,提升动漫游戏创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规模方面,游戏工委的预测显示,中国游戏行业在政策优化、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的推动下,将持续保持增长韧性。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600亿元,中长期至2030年有望向5000亿元迈进。
2、推进中国游戏产业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趋势上,我国游戏品类与传统文化融合仍在浅层,但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发布,我国游戏行业正加速发展、逐渐趋向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游戏产品。从政策层面,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与浙江省《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委宣传部等17部门关于支持浙产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鼓励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题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优秀的原创动漫游戏产品,推动游戏带着“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国际文化传播领域建设。从市场角度,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黑神话:悟空》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销量突破千万份并成为历史上最快销售的单机游戏之一。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明确表示:“很高兴看到《西游记》这部400多年前的中国神话小说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大放异彩,‘圈粉’全球玩家”。在政策与市场双向加持下,我国游戏行业将逐步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更优质的产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移动游戏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移动游戏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移动游戏行业未来...
p34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