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小米汽车竞品全方位对比 竞争优劣参半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长安汽车(000625);长城汽车(601633);上汽集团(600104)等
本文核心数据:汽车基本参数;感知硬件数量;智驾芯片及算力;智能座舱软硬件
基本参数对比
2024年3月28日,小米在汽车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其首款量产智能电动汽车——小米SU7,标志着小米集团正式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与特斯拉、吉利、小鹏等知名车企展开竞争。特斯拉Model3、智界S7、极氪007、小鹏P7i等车型的产品价格多数在20-30万元间,是小米SU7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从整体纸面基本参数来看,小米SU7在车身尺寸、CLTC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等维度均存在一定竞争优势。其中,续航是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小米SU7全系续航里程700公里起,标准款产品续航即达到其他部分车型的长续航版;小米SU7的百公里加速度是50万元以内速度最快的量产车,小米SU7 Max性能版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78秒,在动力性能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电动化核心技术对比
——电芯电池:小米从集成技术入手实现降本增效
在动力性能方面,小米SU7相对于其他竞品汽车的亮点在于其创新性的集成技术,小米采用CTB技术和行业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达77.8%,同时带来了更高的续航里程;在安全性方面,小米采用电芯极柱和泄压阀同时倒置,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芯内部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和有毒烟气,会通过排气通道从车底向下排出,能够一定程度地降低对乘员舱的直接伤害。
然而,客观来说,电芯的倒置无法解决电车本质的安全性问题,且压缩空间设计余量存在一定风险,倒置也会对电池的电压差、放电倍率以及电芯寿命等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该技术小米的确能尽可能地增大车内空间和降低整体重量,以实现降本目的,但目前该技术实际的安全性亟待观察。
智能化技术路线对比
——传感硬件:小米保守布局多传感器融合感知
智能汽车的环境感知主要存在以摄像头为主的视觉感知和含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两种主要技术路线。目前来看,特斯拉是视觉感知方案的坚定支持方,强调“化繁为简”,目前依靠视觉方案的特斯拉仍是将量产辅助驾驶做到最好的公司。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被国内众多厂商青睐,纷纷通过开发或投资的方式布局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领域。无论是含有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综合感知方案,还是视觉感知方案,都还属于研发阶段,均存在各自需要克服的困难,最终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提供相同功能产品的方案将成为感知的未来。
小米SU7在环境感知技术路线上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含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与智界S7、极氪007、小鹏P7i等国产品牌选择的感知技术路线一致;相较而言,特斯拉则倾向于依赖深度学习的纯视觉感知,其视觉处理系统具有强大的视觉处理能力,拥有250米最远探测距离,在硬件成本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智驾水平:小米智能驾驶水平与竞品尚存差距
智驾芯片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大脑”,对于提升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驾驶芯片及算力方面,小米SU7采用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21.59万元的标配版算力仅有84TOPS,相较于同样搭载英伟达计算平台的极氪007和小鹏P7i而言,算力方面显著欠佳。特斯拉的FSD芯片虽然算力只有144 Tops,但其计算效率大概是GPU的三倍,与两个Orin芯片实际算力相近,同时基于强大的数据积累支撑,其智驾水平毋庸置疑。
智能驾驶水平的好坏关键在于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这都需要时间基础。因此,小米SU7在智驾领域想要赶超各竞品长期积累下来的数百万公里数据和不断进行的版本更新迭代,尚存在较大差距。
——智能座舱:小米智能座舱生态体验表现优异
智能座舱的表现优劣直接关乎到用户的日常用车感受,小米SU7在车家互联方面,基于米家的全球生态布局,在智舱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生态应用体验。小米SU7的澎湃座舱系统搭载了高通8295芯片,相较于其他竞品汽车,小米SU7智舱的硬件优势主要体现在配备了更大尺寸的中控屏,车机芯片的性能也较为优秀;在操作系统上,基于小米澎湃OS的一体化负载评估以及分布式协作计算,应用冷启动速度、跟手响应速度、地图操作速度、应用运行满帧率全面领先,同时,基于人车家全生态打造的小米澎湃OS,有着最先进的手车互联体验,车机互联表现出色。
总结:小米汽车竞争优劣参半
综上所述,小米推出的首款汽车小米SU7与其他竞品汽车对比来看,在续航里程、加速动力、智能座舱、生态体验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在智能驾驶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在价格上的优势并不显著,与极氪007的性价比竞争较大,行业整体处于激烈竞争状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利用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期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环...
p43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