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21年中韩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韩国浦项化学VS中国贝特瑞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璞泰来(603659)、杉杉股份(600884)、中科电气(300035)、翔丰华(300890)、国民技术(300077)、山河智能(002097)、百川股份(002455)
本文核心数据:浦项化学和贝特瑞发展历程、产品布局、财务数据、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1、浦项化学VS贝特瑞发展历程对比:浦项化学起步早
浦项化学是韩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而贝特瑞是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浦项化学成立于1963年,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江苏设立了钢铁子公司。通过前身耐火材料的制造业务,浦项化学切入正负极材料领域,于2010年开始涉及负极材料业务,在浦项化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浦项化学进行了多次兼并收购,业务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相较于浦项化学,贝特瑞起步较早。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2003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批量销售并进军海外市场。


2、浦项化学VS贝特瑞布局对比
——浦项化学VS贝特瑞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布局:贝特瑞产品更先进
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布局上,浦项化学的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个领域,产品研发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贝特瑞的产品则为人造石墨、较有发展前景硅碳系列以及新型材料,研发进程较快。

2)浦项化学VS贝特瑞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贝特瑞业务结构更集中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浦项化学的主要业务是生石灰及化工材料板块、耐火材料板块,占比分别达到36.37%和28.74%,公司通过其生石灰与耐火材料业务中产生的产物焦炭等,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上游,形成了产业链的协同,2020年,负极材料的营收占比为11.9%。此外,浦项化学在锂电池产业链上游还布局了正极材料,占比为23%。
而贝特瑞的业务更为集中,2020年,负极材料的业务占比达70.79%,此外,其也对锂电池负极材料上游原材料石墨以及石墨的加工进行了布局,合计占比3.2%。

3、浦项化学VS贝特瑞业绩对比:贝特瑞是浦项化学的3000-4000倍
在营收方面,2020年,浦项化学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营收为1.82亿韩元,合计101.86万元,总营收为15.66亿韩元,合计877.07万元;贝特瑞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营收为31.51亿元,总营收为44.52亿元。
整体来看,无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营收规模还是总营收规模,贝特瑞均较大,并且贝特瑞的负极材料业务营收是浦项化学的3000-4000倍。但是,随着浦项化学业务的不断扩大,浦项化学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其与贝特瑞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
注:汇率按0.0059进行换算。
注:汇率按0.0059进行换算。
4、浦项化学VS贝特瑞市占有率对比:贝特瑞全球市占率前二,浦项化学第五
在市占率方面,按负极材料的出货量来看,2019-2020年,浦项化学和贝特瑞的市占率排名均为全球前十,其中,2019年,贝特瑞市占率为全球第一,但2020年,贝特瑞的市占率下降四个百分点至11%。2020年,浦项化学的市占率上升一个百分点,至2020年的6%,排名从第六爬升至第五。

5、浦项化学VS贝特瑞产能及规划对比:贝特瑞的产能将是浦项化学的2倍多
在产能方面,2020年,浦项化学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为4.4万吨,贝特瑞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为10.4万吨,贝特瑞的产能是浦项化学的2倍多。浦项化学的业务规划指出,到2025年,浦项化学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将达17.3万吨,根据公司公告,贝特瑞目前披露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在建产能累计为26万吨,产能建成后,未来贝特瑞能最少将达36.4万吨。

6、韩国浦项化学 V.S. 中国贝特瑞对比总结:贝特瑞较浦项化学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整体来看,贝特瑞较浦项化学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浦项化学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仍有待挖掘。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锂电...
p14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