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映前广告发展前景分析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目前,电影市场广告业务共有三大类型,分别为影院映前广告、电影贴片广告和电影植入广告。三者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在于其广告投放位置及播放顺序的不同。深入来看,影院映前广告更关注于针对电影市场档期的选择与投资,贴片广告与植入广告则更关注于与特定影片的内容结合上。相比而言,影院映前广告的投放终端为电影院,投放周期及成本相对可控而稳定,场次和区域的操作也更加灵活,不会受到单部影片票房高低影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电影映前广告收入分析
影院映前广告产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5年影院映前广告收入占全国电影票房的平均比重在5%左右。2016年,全国影院映前广告总收入30亿元,占全国电影票房比重为6.6%。影院映前广告产业的稳定发展,一方面由于影院及银幕的高速增长,为电影市场广告产业的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电影票房、观影人群及观影频次的稳步提升带来的涟漪效应。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映前广告市场有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或地区下沉的现象,选择具体映前广告运营商时,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广告宣传需求有选择的确定广告运营商。
2010-2016年中国影院映前广告收入分析(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艺恩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影映前广告竞争分析
目前国内运营影院映前广告的公司中,分众晶视、晶茂传媒、影时尚和乐幕传媒竞争力较强,占据优质资源和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四大运营商合并资源可覆盖全国约75%的票房和73%的人次,影院占全国比约34%,银幕占全国比约48%。其中,分众晶视在影院数量、银幕数量、覆盖人次和票房等核心指标一直遥遥领先,覆盖全国280余个城市,近1400家主力影院及9000多块银幕。
中国影院映前广告主要公司竞争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此可见,影院映前广告的四大主力各有强招,市场相对稳定的格局及良性竞争氛围,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另一方面来看,随着近年影院投资建设趋于理性,影院映前广告产业也逐渐由圈地的粗放型向差异化精细方向深耕。
电影映前广告发展前景分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和碎片化使得广告用户注意力被严重稀释,广告到达率及记忆度大打折扣,以影院映前广告为代表的强有力的“被动式”传播反而让消费者印象深刻。调研数据显示,87.4%的观影者会在影片播放前观看广告片,在相对聚焦的环境下,影院映前广告平均到达率高达65.7%。因此,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形势下,随着观影人群规模与观影频次的不断增加,影院映前广告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电影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11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