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比真货好?马云要用大数据在淘宝抓坏人
近日,阿里巴巴的马云对针对电商假货问题发表的言论引起了广泛争议。马云认为,新兴商业模式出现让假货的界限变的模糊,中国有全球最多的OEM厂(代工),他们的产品不比正品差,甚至价格更便宜,因此在马云看来,这些OEM厂“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而是新的商业模式问题”。
上述言论被部分外媒解读为,马云认为假货比真货好,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这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舆论风向对阿里巴巴不利。
随后,马云回应表示,从社会学角度而言,人类社会有一定比例坏人,假设阿里巴巴平台4亿人中有1%的坏人,数量就有400万。目前阿里有2000人有科技手段在抓坏人。
近年,阿里巴巴正不遗余力地打击平台假货,具体行动包括将假货卖方信息提供给警方,并配合线下打假;以“中国质造”的方式,鼓励有良好制造能力的厂商进行转型,不再卖假货,而是打造自有品牌。其中,大数据技术对阿里巴巴的打假至关重要。
阿里巴巴收集的各类违规假货样本已经在100万左右,系统每天要调用超过3亿次,如此大规模、频繁的调用数据,需要分析能力更强、处理速度更快的大数据技术来完成。
与传统的BI数据分析相比,大数据分析能力更强,处理速度更快,更适用于互联网时代下,各行业对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的需要。
据《2015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报》披露,阿里在系统性的防御平台售假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线索,并将线索报给相应的监管部门。凭借多年的大数据技术积累,目前阿里防控系统实时分析数据的能力达到每秒1亿次,成功防御了上亿件涉假商品在平台发布。
以上是大数据的典型应用之一,除此之外,大数据在政务、医疗、零售、交通等众多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并凭借自身优势,受到政府、企业与个人的青睐,发展前景看好。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大数据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23.2亿元,同比增长107.14%。2015年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为约为46.8亿元,同比增长依旧超过100%,达101.72%。未来,受政务大数据资源放开,政策进一步利好大数据,企业积极发力等因素影响,我国大数据市场仍将高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时,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454.33亿元,增长速度为20%。
2011-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大数据产业未来的发展...
p43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