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预见2025:《2025年中国代糖行业全景图谱》(附产量规模、营收排名、发展前景等)

分享到:
 2025-10-21 10:00:37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400G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三元生物(301206)、保龄宝(002286)、华康股份(605077)、百龙创园(605016)、晨光生物(300138)、金禾实业(002597)、莱茵生物(00216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代糖产量;中国代糖需求规模;中国代糖行业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

“代糖”通常是指替代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发挥甜味作用的甜味剂。代糖能产生甜味,但是热量很低或是无热量,一般被分为人工代糖、天然代糖、糖醇和其他代糖。常见的人工代糖包括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常见的天然代糖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糖等;糖醇主要有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其他代表主要有阿洛酮糖等。

图表1:代糖细分市场结构

2、产业链剖析:下游主要集中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

代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甜味植物、淀粉、蔗糖、化工原料、生产设备等。行业中游为代糖生产企业;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图表2:中国代糖行业产业链结构

代糖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安琪酵母、白钻、新良、华尔泰等企业;中游代糖生产企业主要三元生物保龄宝华康股份百龙创园晨光生物金禾实业莱茵生物等;下游应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有农夫山泉、光明、蒙牛、元气森林食品饮料企业,汤臣倍健保健品企业等。

图表3:中国代糖产业链生态图谱

行业发展历程

糖精是中国较早工业化的代糖产品,1957年,“卫星”牌糖精钠开始生产并逐渐发展成为老字号产品。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木糖醇,但直到70年代才开始规模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研究阿斯巴甜的合成与应用。随着中国代糖产品研发和深入,糖精产能逐渐过剩,90年代起国家限制产能扩张,糖精逐渐被其他代糖所取代。90年代起,中国木糖醇、阿斯巴甜等产品的产能增长较快。21世纪初,三氯蔗糖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能开始增长。近年来,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新产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国的代糖产品逐渐丰富。随着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代糖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图表4:中国代糖行业发展历程

行业政策背景:国家健康规划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健康规划,控制添加糖摄入量,推动全民参与减糖行动,为代糖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国家政策还倡导生产经营者用安全标准允许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推动了代糖需求的增长。中国代糖行业重点政策汇总解读如下:

图表5:截至2025年中国代糖行业重点政策汇总

行业发展现状

1、代糖产量:产量逐渐增长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 年中国代糖产量达到 165.33 万吨,。从长期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及个人护理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进而推动我国功能性糖醇产量的进一步提升。结合历史数据初步估计2024年中国代糖产量约为175.4万吨。

图表6:2021-2024年中国代糖产量(单位:万吨)

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并逐渐扩展至全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国。2023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达到16.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相当比例。2015-2022年的复合增速为48.9%,表明过去几年中国赤藓糖醇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逐渐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初步估算,2024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约为19.4万吨。

图表7:2015-2024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单位:万吨)

2、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是代糖产品使用较多的领域。参考气森林无糖饮料代糖价值占比在7.2%左右以及21cake无糖烘焙代糖价值占比为0.82%左右,结合《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中烘焙市场规模数据、《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无糖饮料等数据测算中国代糖市场规模。2017-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用代糖市场规模保持增长,2024年达到21.6亿元。

图表8:2017-2024年中国代糖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注:上述市场规模仅考虑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的需求。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华康股份在代糖行业内营收遥遥领先

2024年,中国代糖行业上市公司中,华康股份代糖产品营收规模超过19亿元,排名第一。保龄宝、莱茵生物和三元生物代糖产品营收均超过5亿元,位列第2-4位。

图表9:2024年中国代糖行业上市公司代糖业务营收排名(单位:亿元)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行业发展潜力大,天然代糖需求增加,阿洛酮糖发展迅速

从消费需求端来看,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国家控糖政策的实施,居民对无糖食品及饮品的需求增长,代糖成为了有效降低糖量摄取的产品,因此代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从技术与产品端,代糖呈现从高倍合成甜味剂向天然、复合、功能化代糖解决方案演进的发展趋势。

从产业与竞争端来看,行业经历“产能竞赛”后进入整合期,企业寻求纵向一体化与差异化竞争。

图表10:中国代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代糖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元

中国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核心驱动力源于居民健康意识的空前觉醒,对肥胖与糖尿病的普遍担忧使得“减糖”从小众需求演变为大众刚需。在市场层面,无糖饮料已从碳酸饮料、茶饮迅速渗透至功能性饮品等全品类,而无糖烘焙也从单一的全麦面包扩展到涵盖蛋糕、饼干等精致品类,产品矩阵的极大丰富直接拉动了消费。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中主要添加剂代糖市场规模也将随之增长。预期到2030年中国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用代糖市场规模将达到44亿元。

图表11:2025-2030年中国代糖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注:上述仅包含无糖饮料和无糖烘焙用代糖市场规模。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甜味剂(代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人工甜味剂(代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人工甜味剂(代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甜味剂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甜味剂行...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2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