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2年中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公司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三大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比
本文核心内容: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企业汇总、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企业布局、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企业业绩
1、中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公司汇总: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
OCT是Point of Care Testing的简称,即床旁检测或即时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现场分析等特点,能减少样品转送流程,缩短报告时间。
本文汇总了即时检测(POCT)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上市企业,具体包括:
上游生物制品行业:溢多利(300381)、凯莱英(002821);
中游即时检测(POCT)行业:中源协和(600645.SH)、基蛋生物(603387.SH)、万泰生物(603392.SH)、安图生物(603658.SH)、热景生物(688068.SH)、安旭生物(688075.SH)、诺唯赞(688105.SH)、仁度生物(688193.SH)、睿昂基因(688217.SH)、圣湘生物(688289.SH)、东方生物(688298.SH)、之江生物(688317.SH)、赛科希德(688338.SH)、硕世生物(688399.SH)、奥泰生物(688606.SH)、浩欧博(688656.SH)、博拓生物(688767.SH)、*ST科华(002022.SZ)、达安基因(002030.SZ)、明德生物(002932.SZ)、安必平(688393.SH)、利德曼(300289.SZ)、九强生物(300406.SZ)、美康生物(300439.SZ)、迈克生物(300463.SZ)、万孚生物(300482.SZ)、凯普生物(300639.SZ)、透景生命(300642.SZ)、艾德生物(300685.SZ)、三诺生物(300298.SZ)。
2、中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情况
目前,行业中主要上市企业的研发支出占比保持在10%-20%左右。此外,大部分企业均布局糖尿病领域的POCT试剂和相关设备。
3、中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东方生物的业务收入较高
从业务收入来看,东方生物的即时检测(POCT)业务收入达到了101.5亿元,远超其他上市企业。
4、中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继续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
从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企业业务规划上看,2022年中国即时检测(POCT)行业上市公司均将重心放在了研发上面;以基蛋生物为例子,公司将继续增加对各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POCT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POCT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POCT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POCT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41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