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8月中国钢材行业进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化、高级化
中国钢材进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近年来,我国针对钢铁行业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去产能、置换产能的进程,促进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钢材价格抬升,从而削弱了产品的价格优势,与此同时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各国纷纷推出“双反”措施以应对中国钢材对其出口。因此,中国钢材的进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中国钢材以出口为主,2019年贸易顺差近400亿美元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总额为678.71亿美元,同比下降11.90%。其中进口金额为141.11亿美元,同比下降14.15%;出口金额为537.60亿美元,同比下降11.29%;实现贸易顺差396.49亿美元。
截止至2020年1-8月中国钢材实现进出口总额399.9亿美元,其中完成进口额达到102.7亿美元,完成出口额达到297.2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94.5亿美元。
2、出口不容乐观
2013-2019年,我国钢材出口额整体在波动中下降。2019年完成出口额537.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9%。截止至2020年1-8月,我国钢材产品实现出口额297.2亿元,同比下降20.2%,出现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新冠疫情冲击外贸所致。
从出口数量来看,2010-2019年我国钢材产品出口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其中2015年完成出口量1.12亿吨,为近十年的最大值;2019年完成出口量6429万吨,同比下降7.28%。截止至2020年1-8月中国钢材完成出口量达到3656万吨,同比下降18.6%。
目前,我国钢材出口数量出现明显下降,出口形势严峻。主要原因是:国内钢价自2016年6月至今出现大幅上扬,国内钢材成本抬升对于国外终端采购诱惑力明显减弱,加之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各国纷纷推出“双反”措施以应对中国钢材对其出口;同时,2019年国内整体用钢需求高于预期,综合对比,内贸相比于外贸则更具吸引力。
结合国际贸易环境、国内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情况以及上游原材料成本,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2020年钢材出口量将持续下降。
3、中国钢材进口规模小幅度缩小,但2020年进口量有望大幅度增长
2013-2019年,我国钢材进口总额在波动中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其中2016年我国完成进口额131.53亿美元,为近几年的最低值;2019年为141.11亿元,同比下降14.11%。但2020年1-8月中国钢材完成进口额102.7亿元,同比增长12%。
从进口数量来看,2010-2019我国钢材进口量在波动中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2019年出口量为1230万吨,同比下降6.61%;主要是由于技术等各方面原因,进口产品主要以特种钢材、高级合金钢等钢材为主,国内对此类产品依然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度。
截止至2020年1-8月中国钢材实现进口量达到1219万吨,同比增长59.6%。进口量大幅度增长表明国内对钢材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同时基于国内庞大的产能规模,也意味着国内钢材产量出现阶段性不足,由此刺激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
4、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成效逐渐显现,中国钢材进出口均价差值逐年缩小
2012-2019年,中国钢材进出口均价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2019年钢材进口均价为1147.22美元/吨,出口均价为836.21美元/吨,较上年均有所下降。自2016年其钢材进出口均价的差值有逐年缩小,可见钢铁行业去产能以及产能置换的成效逐渐显现,钢材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化、高级化。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钢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9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