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8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预测2019年监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2019-02-02 13:46:2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006G0

2018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8年,对化妆品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来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化妆品监管体制、政策措施甚至理念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化妆品产业依然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潜在问题也亟须业界重视。

2018年全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零售额超2600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0日,全国新增化妆品生产企业448家,增长率为10.4%。其中浙江省新增84家,增长率高达20.6%。

截止至2018年12月份化妆品零售额为24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累计方面,2018年1-12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为达2619亿元,同比增加9.6%,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6个百分点。

2018年1-12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8年1-12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统计及增长情况2018年1-12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析得出,得益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如庞大化妆品消费人口、新生代颜值追求和消费理念变化、新型销售模式的鼓动等因素,我国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势头将继续保持。同时,这也与政府部门简政放权、降税改革等释放行业活力的政策有直接关系。

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严峻

但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在化妆品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严峻。

1、从地域发展看,生产企业高度集中,仅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省市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就达3593家,占全国化妆品企业总数的75.9%。

2、从品牌和产品渠道看,进口产品增长迅猛,本土产品仍待提升。据统计,目前跨境电商零售产品中,美妆产品份额占30%左右,为第一大产品类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化妆品品牌的低市场占有率。

据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化妆品18.8万吨,增幅达79%;进口金额为625.43亿元,同比增长74.1%;出口金额为155.85亿元,同比增长22.3%。从浙江省的情况看,进口化妆品的单价是出口化妆品价格的4.6倍,进出口价格悬殊。

目前,本土化妆品行业与中国制造整体发展水平有落差,亟待化妆品生产企业抓住个性化需求的机遇,以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在强化研发、精准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同步发力,推动国产美妆行业提档升级。

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据中国食品药品网报道,2018年,国家级化妆品监督抽检15465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4.6%。在抽检工作思路转向提升问题发现率的情况下,94.6%的合格率显示出我国的化妆品安全状况稳定趋好。

从抽检发现的问题看,排前两位的分别是染发剂、防晒剂成分与产品批件或标签标识内容不一致。与上年度相比,染发产品抽检不合格率下降了13.3%。其次是微生物污染问题,非法添加激素、重金属等严重违法问题已大幅减少,表明化妆品行业实质安全风险显著降低,但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存在擅改配方生产、质量和卫生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主要有两个制约因素:

1、企业责任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目前,仍然有部分化妆品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不够重视,甚至为追求产品见效快、利润高而铤而走险,无证生产、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问题仍然存在;还有大批中小化妆品生产企业缺乏专业能力过硬的质量管理人员,在法规、标准的贯彻中存在理解偏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难以建立和运行从原料采购、过程管理到质量控制全链条的管理体系。

2、标准不健全。当前,新的化妆品工艺技术、新的经营业态层出不穷,相应的法规标准滞后,行业和监管缺少有力有效依据遵循的矛盾仍然突出。如近些年兴起的跨境电商进口化妆品,现行政策是遵循产地标准并按个人物品管理,产品风险由消费者承担;但化妆品与健康安全相关,有必要建立符合跨境电商行业实际的经营及产品标准。

“放管服”改革推进,迎来史上最佳发展机遇

2018年是化妆品监管改革的关键之年,国家和多数省级药监局单设化妆品监管机构,为化妆品监管能力建设创造了史上最佳机遇,化妆品监管工作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扎实推进。

1、“放”,激发行业活力。2018年,国家药监局组织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重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化妆品生产许可实施简化材料、缩减时限、全程网办改革,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从试点推广到全国,对特殊用途化妆品延续审评简化提速。如浙江省依托港口和电商平台发达的优势,通过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改备案改革,推动了进口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和事后监管制度的创新。

2、“管”,遵循“四个最严”。2018年12月18日,司法部正式向WTO通报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标志着条例的修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结合条例的修订,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标准建设也有序推进。2018年,飞行检查、监督抽检、不良反应监测等监管措施进一步协同推进,力度更大、领域更广、项目更多,曝光更及时、处置更有力。

如国家药监局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对47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并责令12家严重违反质量管理的企业暂停生产,有效打击了化妆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在浙江省,省、市两级监管部门全年对151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开展了飞行检查,安排2000批次抽检,覆盖全部在产化妆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监测哨点覆盖每个县域;对发现的问题全面公开曝光、集中约谈教育和监督整改,并依法作出处罚。

国家药监局还组织各地开展了网络经营化妆品专项检查,监督落实第三方平台责任,探索试行线上线下协同治理模式。浙江省继续开展“百千万”美丽消费工程,累计整治92条街、776家商场、8784家经营单位,规范线下主流消费渠道;此外,该省还以学生、机关干部等为重点,持续推进化妆品科普“进校园”“进机关”等宣传活动,将其打造成省、市、县联动的常态化宣传品牌。

3、“服”,力求精准有效。有效的监管是良好发展的前提,健康的发展也是做好监管的有利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浙江省,监管部门始终把对行业的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如不定期对企业质量负责人、检验员、注册申报员等开展分类别分层次的政策宣贯培训,部分地市组织开展企业质量负责人能力比武;针对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化妆品专业教育的现状,协调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化妆品专业继续教育班,供省内从业人员报考学习,着力提升行业整体管理能力。在监管工作中,始终与行业保持沟通交流,设立相关工作联系的微信群、钉钉群;建立每月一次的企业现场接待日制度,定期对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布常见问题警示信息等,确保监管工作统一透明。

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在分工明确、上下协同的监管体系基础上,通过深化日常监管和高风险领域专项整治,相信化妆品产业在2019年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期待在《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出台后,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健全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公众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形成线索共享、精准监管、社会共治模式,实现监管线索从市场中来,从消费者中来,监管成果应用到消费终端,让美丽事业更健康的目标。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化妆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化妆品行业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3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