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富士康机器换人少用6万名员工 机器人时代来临
近日,外媒报道,昆山富士康依靠机器换人策略,目前员工已经从11万降低到5万,缩减了6万名员工。
尽管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认为,机器换人不会让富士康的员工数量造成太大影响,因为机器人操作与维护仍旧需要人来执行。不过,我国劳动者的平均时薪已经从10年前的4.35美元飙涨至12.47美元,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工厂难以承压的大环境下,大量工作岗位被机器替代成为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工业机器人报告指出,从2010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新安装工业机器人为14980台,2011年约为2.26万台,同比增长50.7%;2001-201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远高于同期世界机器人市场的10%。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4年我国共售出5.5万台工业机器人,数量约为全球销售量的四分之一。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7.5万台,约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考虑到我国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极大发展空间。
在此趋势下,工业机器人将会持续威胁工厂劳动力。
与此同时,服务行业机器人也开始取代人类工作,这从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热销能看见端倪。未来,随着政策助力,物联网技术落地,80后、90后人群成为消费主力,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市场需求将快速上升。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其一,服务机器人在智能家居领域率先爆发;其二,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联系将日益紧密,“情商”更高的智能机器人将会涌现,在更多领域取代人类;其三, 服务机器人产品将成为数据重要入口,价值进一步凸显。
p5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