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洞察共 44346 个,以下是 73-90 条
-
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数字化现状 行业数字化规模稳步增长,企业数字化意识有待提升【组图】
2025-07-29 12:00
E5393F48目前中国企业在数字化意识评估中,多数处于发展中阶段。2018-2024年,供应链数字化服务的收入从1.8万亿元增长至3.8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速为13.3%,2024年中国供应链数字化物流服务规模达到3.2万亿元,年复合增速13%。从规模结构来看,工业物流需求占比最大。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供应商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平安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依托庞大客户基础占据交易规模优势。
-
【最全】2025年奶酪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2025-07-29 11:00
E2365F21国内以奶酪为题材的上市公司较少,大部分是乳制品、奶制品或者食品饮料企业进行差异化业务的布局而进入的奶酪市场。目前市场上上市公司有妙可蓝多、伊利、蒙牛、天润乳业、三元股份等,这些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其他企业多为区域性乳企延伸布局或跨界探索。整体行业高度集中,头部企业增长动力来自儿童零食、西式餐饮渗透及乳品消费升级,但面临进口原料依赖、同质化竞争及消费者教育不足等挑战,未来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本土化将成为竞争关键。
-
【投资视角】启示2024:中国环保设备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兼并重组等)
2025-07-29 10:00
E2278F24环保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为产业链业务延伸,其次则为技术服务;融资企业的业务种类多样,包括智能化环保设备、先进环保设备技术研发等;兼并收购事件包拓国央企主导的产业链整合、上市公司跨领域技术协同并购。
-
2025年中国医美注射材料细分市场分析之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 2024年市场规模约55亿元【组图】
2025-07-28 16:00
E5531F15医美再生注射关产品是人工合成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异物持续刺激人体自身的胶原蛋白再生从而起到持久重塑紧致、美容抗衰的作用,截至2025年6月,NMPA共批准上市11款医美注射用再生材料产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处于早期阶段,技术壁垒高,预计至2030年中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
-
2025年中国生猪养殖经营效益分析 2024年生猪养殖景气度向上【组图】
2025-07-28 15:00
E5370F48自2020年以来生猪行业大规模扩张产能,导致行业产能供过于求,生猪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运行,多数养猪企业在经历了2020年的历史峰值后连续亏损,2024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企业净利润基本呈现正状态。中国规模化养殖生猪和散养生猪净利润和成本水平波动较大,2021年3月以来呈波动下降趋势,2025年4月,规模养殖生猪净利润86元/头,散养生猪净利润为50元/头,规模养殖生猪成本2033元/头,散养生猪成本2123元/头。
-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运动服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政策聚焦推动户外运动和促进体育消费”
2025-07-28 14:00
E2502F34国家层面,行业政策聚焦推动户外运动和促进体育消费,鼓励运动服行业创新升级、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竞争力,同时注重市场拓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地方层面,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制定政策,如北京强调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上海注重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推动户外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为运动服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这些政策共同推动运动服行业向高质量、高品质方向发展。
-
2025年中国阿胶行业市场主体分析 中国阿胶行业企业约600余家【组图】
2025-07-28 13:00
E4038F11阿胶作为传统的滋补上品、补血圣药,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等功效,药食两用,长期服用可补血养血、美白养颜、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适用人群广泛。截至2025年6月,中国阿胶行业企业约600余家,其中2016-2020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阿胶行业属于中国的特色行业,外资企业整体比例极小。
-
2025年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应用领域现状 汽车目前是最大应用领域【组图】
2025-07-28 12:00
E4514F24从功率半导体的下游来看,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是功率半导体的前三大终端市场,三者连续多年合计占比在75%以上。汽车领域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次是工业、消费电子。近年来,光伏储能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也成为了功率半导体快速成长的市场下游。
-
2025-07-28 11:00
E2059F24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链涵盖上游设备制造、中游系统建设及下游运营维护。上游核心企业包括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中游有中储国能、中国电建等,下游则有江苏金坛项目等应用案例,实现削峰填谷,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区域分布上,北京、江苏为产业集聚区,东部沿海和能源大省形成产业带,得益于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及能源需求大,利于企业技术交流与协同发展。
-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物联网芯片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2025-07-28 10:00
E3107F44从整个行业来看,当前我国物联网芯片竞争格局表现为国际巨头主导高端领域,国内企业拓展中低端市场。我国物联网芯片企业划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华为位列第一梯队,旗下产品麒麟芯片曾与苹果、高通并列全球前三,昇腾系列是国内唯一能对标英伟达的AI芯片。中兴芯片、泰凌微、紫光展锐、士兰微等企业位于第二梯队。瑞芯微、北京君正、安凯微等企业位于第三梯队。
-
2025年中国演唱会区域需求分析:集中在在一、二线城市举办,三线以下城市居民往往需要跨城观演
2025-07-27 15:00
E5666F16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八个省市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10亿,多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二线城市演唱会票房和场次占比超60%,同比提升显著,而三、四线城市合计占比仅8.1%,举办次数较少。然而国内三、四、五线城市居民演唱会需求意愿相对较高,而这些城市因设施和成本限制,大型演唱会较少,致大量居民需跨城观演。
-
【最全】2025年中硼硅玻璃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2025-07-27 11:00
E5150F21目前,中硼硅玻璃A股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主要A股上市企业包括:山东药玻、力诺药包、旗滨集团、正川股份等。2024年,从上市企业中硼硅玻璃相关业务产销来看,山东药玻和正川股份产销率接近100%,山东药玻中硼硅玻璃整体业务毛利率较高。山东药玻、力诺特玻等头部企业通过产能扩张、技术突破及产业链整合,加速中硼硅玻璃国产替代进程,行业竞争向头部集中。
-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2025-07-27 09:00
E2560F24中国建筑节能行业投融资特征来看,投资较频繁的时期主要集中在2020-2022年,从投资金额来看,平均投资金额在千万元级别,企业投融资呈周期性特征,定向增发是主要融资轮次,投资目的地为广东,行业基金管理规模上百亿元,兼并重组目的多为纵向一体化。
-
2025年中国口腔种植市场需求分析:年轻人是消费主力,老年人需求潜力大
2025-07-26 15:00
E6040F520到35岁的年轻人是口腔医疗消费的核心人群,占比超过70%。在口腔医疗中,种植治疗需求最大,占比40%;其次是正畸,占比30%。目前我国各个年龄段的口腔医疗渗透率整体偏低,治疗率随年龄段上升而下降。按常人30颗牙计算,20-44岁年龄层的人平均缺少0.4颗牙,55-64岁群体人均缺牙3.73颗,65-74岁人均缺牙7.5颗。我国口腔种植区域分布中,需求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占全国33%;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比22%。
-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文旅融合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等)
2025-07-26 11:00
E3081F28从我国文旅融合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文旅融合产业链企业数量较多。56家文旅集团的营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文旅融合行业上市企业TOP3分别为中国中免、华侨城、及同程旅行,其中CR3超过46.73%;CR5为66.89%;CR10为82.93%,由此来看,我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
2025-07-26 09:00
E2345F27靶材作为半导体、新能源等尖端领域的关键材料,靶材产业链上游原材料涵盖铜、钽等金属,以及硅、陶瓷等非金属等,中游有纯金属、陶瓷、合金等不同类型靶材生产企业;下游则涉及半导体、平板显示、光伏等众多领域。从产业链区域分布来看,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其中广东省靶材企业数量居首,江苏省上市企业数量最多。靶材企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制造业和研发强省,以及新疆、宁夏、云南等具备一定稀有金属加工能力的地区。
-
2025年中国豆油市场分析:产量波动上涨,国内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2025-07-25 15:00
E4028F22近十年来中国豆油市场产量波动上涨,国内供给能力逐步提升。大豆播种面积扩大,豆油产量增长,但对外依存度仍较高,需增强国内生产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国有、外资、民营“三足鼎立”态势,大型企业通过产能、布局及品牌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市场供应。
-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物流地产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政策聚焦基础设施升级与降本增效两大主线
2025-07-25 14:00
E2096F21政策发展历程从粗放布网到精细运营、从单一仓储功能到全链赋能、从规模扩张到绿色集约的升级轨迹。国家级政策聚焦基础设施升级与降本增效两大主线。政策持续推动物流枢纽网络化布局,强化国家骨干冷链基地、陆港空港枢纽的土地要素保障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标仓、智能化仓储设施建设。各地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目的是帮助物流公司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