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体育产业总产出(也称总规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体育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反映常住单位从事体育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体育产业增加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进行体育产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中国体育人群状况
在各类体育种类的接受程度上,中国的体育人群表现的相当活跃,特别是在篮球和足球这两大种类。
这既得益于各大赛事,特别是国外知名赛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同时也是与央视、新浪等对爱好者的培育有关。
在赛事的带动下,中国体育爱好者对球星、教练、装备、服饰等方面的也有较好的认识度和接受度。科比布莱恩特的谢幕在NBA中国网络的直播播放量超3890万,而赛事直播的观赛人数也超1100万,是NBA在中国互联网赛事直播收视人数之最。
由于有了深厚的爱好者基础,这给中国体育市场的各种商业化尝试提供良好基础。
中国体育人群状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体育产业规模
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消费明显增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到13574.71亿元,实现增加值4040.98亿元,占当年GDP的0.64%;2015年实现增加值4737亿元,占当年GDP的0.70%。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体育服务业比重稳步增长,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与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互联网等领域的互动融合日益加深。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成长阶段。成长快、空间大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两大特征。
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06-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GDP占比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体育产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国家政策对产业的助推;(2)消费升级带动的内需激增;(3)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对市场的唤醒。国家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引导了待配置资源向体育产业的集聚,强大的消费动力吸引了供应端的持续投入,国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成为了加速行业成长的催化剂。
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规模
2015年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已达到2.9亿人,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5.2亿人。阿里巴巴、万达、乐视、腾讯等多家巨头以不同方式向体育行业渗透,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切入体育市场。互联网体育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市场需求大,主流运动项目的网站和大规模体育用品制造商将充当推动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2012-2018年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体育产业消费情况分析
我国体育消费正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1)骑行、游泳、垂钓等运动项目受到追捧,满足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的运动项目正逐渐成为热潮;
(2) 女性体育消费市场开发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
(3)体育用品呈现全龄段消费,其中80 后成为体育消费黄金一代;
(4)小众消费大众化,差异化与专业定制化服务需求开始出现;
(5)产业经营者借助技术升级搭建运动跨界消费场景,场景化革命推动体育消费全面升级;
(6)户外运动逐步转为大众消费品,人们对于旅游、休闲、自驾等户外运动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体育产业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体育产业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体育产业行业未来...
p36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