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房地产行业需求规模巨大 热点城市回归将成为布局重心

分享到:
 2018-11-12 14:20:2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760G0

一线热点城市土地交易升温

一线城市虽然调控仍然严厉,但市场潜在需求规模较大,且“利空出尽”。对于房企而言,战略地位仍然不容忽视。在充分享受此轮棚改带来的三四线楼市红利后,房企似乎有了回归热点城市的迹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一线城市成交的土地金额为606.91亿元,环比大幅上涨143.36%,同比上涨13.11%。同期,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交易金额均出现下滑。受政府政策影响,众多房企重返一线城市。

从结构上看,近期一线城市的土地交易规模明显提升,而二三线城市土地交易则出现降温。2018年10月一线城市成交的住宅用地建筑面积环比上涨43.1%,二线城市下降22.4%,三线城市上涨1.4%。成交金额方面,一线城市上涨113.3%,二线城市下降34.8%,三四线城市上涨6.4%。10月一线城市宅地成交面积和成交均价都有提升,属于“量价齐升”,二线城市“量价齐跌”,三线城市“量跌价涨”。

这种变化的出现确有政策原因。一方面,棚改货币化退潮,使三四线楼市的前景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监管层的督促下,一线城市的供地规模有明显提升。

而在主观上,一线城市虽然调控仍然严厉,但市场潜在需求规模较大,且“利空出尽”。对于房企而言,战略地位仍然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对整体成交同比拖累仍在持续,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4季度为全年基数最高区间;第二,三四线销售市场超预期下行,情绪逐渐向土地市场蔓延。至于超预期下行的原因,则被普遍认为和货币化棚改退潮有关。

对于一线城市的热度,在长期严厉的调控下,一线城市的土地供需长期处于低位。今年以来,这些城市土地供应量骤增,刺激了“久旱逢甘霖”的开发商出手拿地。

但这些土地的限制条件相对苛刻,使得开发商不得不变得“理性”,因此一线城市土地交易的价格和溢价率都相对不高。比如,11月5日,北京成交一宗奥体中心商业地块,不仅要求建成后全部自持,而且要求拿地者有运营大型国际会展的经验。同日成交的另一宗混合土地,则要求公建部分自持20年以上。

事实上,除一线城市外,部分热点城市的土地交易也因类似的情况而升温。今年以来,重庆、郑州、苏州的土地出让金水平均已超过千亿,杭州则超过2000亿。

板块轮动效应明显

由于区域发展水平和调控政策出台节奏的差异,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板块轮动特征。具体表现为,当市场上行时,通常是一线城市率先升温,二线、三四线城市依次跟进。当市场下行时,也大致按照同样的轨迹降温。

正因如此,房地产企业往往在不同的时点选择不同的布局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收获市场红利,回避市场风险。

以最近两个楼市小周期为例,2009年,楼市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恢复,一线城市率先升温。次年,二三线楼市跟进升温,房企大举布局这些区域。但随着2013年末楼市风险凸显,企业的区域布局又回归核心一二线城市。

在2015年末至今的这轮市场周期中,历史重演。一线城市曾是最先升温的市场,但从2016年年中开始,二线城市全面回暖。此后,借助货币化棚改大潮,三四线楼市升温明显。很多全国性房企的布局重心,也从一线城市层层外扩。目前,三四线城市对其业绩增长的贡献率仍是最大的部分。

如今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严厉,楼市尚无全面复苏的动力。但由于去库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前火爆的三四线城市,将不再受到政策眷顾。

货币化棚改政策的退潮,被认为是三四线楼市的最大利空。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空间不大,并在此前的一轮周期中释放殆尽。加上部分城市的房价和地价攀升至高位,房企的积极性正在受到影响。将战略重心向核心一二线城市回归,有着逻辑上的正确性,部分企业已经做出这种选择。

在很多区域,县城房价已经超过省会城市,这既反映出价格的失序,也说明“相比一些三四线城市,省会城市的住房价值显然被低估了。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未来几年,限购、限价的一二线城市机会很少。三四线城市以及可以归为五六线的县城市场,是未来的机会所在。但这些城市需要满足两个特点:不限购、不限价;很少有外来开发商。

不同企业的区域布局策略有所差别,这主要跟公司的整体战略有关。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核心热点城市的成交量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尚有不少释放空间。三四线市场在经过此轮释放后空间不足,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透支。

由于楼市调控政策严厉,核心一二线市场很难在短期内真正复苏。但综合考虑市场空间、楼市运行周期、区域辐射力等因素,将战略布局重心回归至一二线城市,是房企的重要选择。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9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