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惊艳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如何占领市场?

分享到:
 2015-02-11 14:33:3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055G0

近日,湖北武汉市协和、同济医院引进了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当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了5例手术,由于机器人更具稳定性和灵活性,当天一例前列腺癌的切除手术用时仅80分钟,手术便顺利结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医疗系统出神入化的应用,也让人思考,国产医疗器械该如何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转型。

据了解,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而研发生产的。该机器人主要由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和外科医生控制台三部分组成。

前瞻经济学人

(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其中床旁机械臂系统就好比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共有4只手臂,一只为摄像头手臂,其他三只可灵活转换手术所要的分离器、镊子、超声刀等。成像系统内置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以及图象处理设备,结合3D摄像头机械臂,可为医生展示病人体内高清的3D影像。而外科医生控制台则是由主治医生坐在操作台上操作使用。

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由美国进口而来的。目前国内医院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4年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将近2556亿元,但进口医疗器械的进口金额占据中体市场份额40%,其中中高端市场上的医疗器械几乎被外国厂商包揽,占比超过70%。

尽管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中低端医疗器械产量也更是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总体“大而不强”,医疗器械制造止步于低端水平。如何向中高端市场跃进成了国内医疗产业的亟需突破的颈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疗器械附加值高的主要集中于影像大型设备、心血管、体外诊断、骨科、眼科、内窥镜六大领域。目前全球200亿美元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也都集中于这六大领域。未来,国内医疗制造企业也可向这六大领域发力。

尤其是影像大型设备、心血管、体外诊断三大领域,国产医疗器械替代洋器械的可能性最大。这三大领域目前也成长了一批先进的中资企业。影像大型设备方面,上海联影、华润万东已初具替代实力。心血管领域,乐普医疗已深度整合资源,打造出针对慢性病的四位一体平台。体外诊断方面,万孚生物的妊娠检测同样实力不凡。

相比于医药市场上万亿的市场规模来说,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千亿规模还具有十分广阔的成长空间。据了解,2014年全国的医疗消费与医药消费比为0.19:1。这表明,未来10年医疗器械市场还将进一步增长。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医疗器械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q0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