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预见2024:2024年中国生成式AI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 未来市场规模约为22万亿元

分享到:
 2024-06-21 19:33:0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7253G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百度(BIDU.O);科大讯飞(002230);腾讯(0700.HK);阿里巴巴(BABA.N);商汤科技(0020.HK);拓尔思(300229);出门问问(2438.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生成式AI行业出货量;中国生成式AI行业代表性企业注册资本

行业概况

1、生成式AI定义及分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 AI)是一种可以创造新内容和想法的人工智能,包括创造对话、故事、影像、视讯和音乐。AI技术试图在非传统计算任务中模仿人类智能,例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翻译。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的进阶衍生技术。生成式AI行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人工智能的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成式AI行业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名经济行业对应如下。

图表1:生成式AI所属国民经济分类

狭义的生成式AI更关注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等同于Syntthetic media,Generative Aid等概念,而广义的生成式AI则还包括策略生成(如Game AI中游戏策略的生成)、代码生成(如GitHub Copilot)、等。

图表2:生成式AI广义分类

2、产业链剖析

生成式AI产业链上游主要提供AI技术及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供给方、数据分析及标注、创造者生态层、相关算法等。生成式AI应用对数字基础设施要求较高,随着ChatGPT掀起生成式AI发展浪潮,数据基础设施有望加速升级。中游主要针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垂直赛道,提供数据开发及管理工具,包括内容设计、运营增效、数据梳理等服务。下游包括内容终端市场、内容服务及分发平台、各类数字素材以及智能设备,生成式AI内容检测等。

图表3:中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

目前我国生成式AI产业中,多家科技企业布局生成式AI产业中的多项产业业务,腾讯云、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微软、谷歌等企业在基础设施层、基础大模型及生成式AI应用及平台的业务上均有所布局。从各个层级的产业来看,基础设施产业中AI芯片主要企业有英特尔、AMD、英伟达等国际芯片巨头;国内连接与通信主要是四大运营商。涉及基础大模型的研发企业有OpenAI、亚马逊、谷歌、IBM等。在生成式AI应用及平台上的企业有科大讯飞、百度智能云、360、抖音、美团等。

图表4:中国生成式AI产业链全景图谱

行业发展历程:基于语言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迈入了崭新的功能阶段

生成式AI行业的发展经历三大历程,分别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从时间上来看生成式AI的发展可以追述到21世纪初,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生成式AI主要是依托人工智能发展中两大重要的机器学习发展,分别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可以对海量的在线数据进行分析,从输出信息中的出结论;进入第二个十年深度学习阶段,计算基础视觉的实现有助于搜索引擎和自动驾驶车辆对物体的分类和检测,同时它还可支持语音识别,使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以更自然的方式和用户交互。在经历了前二十年的技术积累后,生成式AI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诞生,由OpenAI开发的GPT-4语言模型,标志着基于语言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迈入了崭新的功能阶段。

图表5:生成式AI行业发展历程

行业政策背景:国家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国内生成式AI企业持续进行研发

在2023年以前,国家政策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鼓励人工智能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发展为主。2023年开始,自生成式AI的概念面世,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图表6:截至2024年国家层面有关生成式AI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

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信部等部门于2023年7月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服务,适用本办法。该《办法》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具有如下5大亮点:

图表7:《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亮点

从全国各省市的生成式AI行业发展布局来看,各个省份对生成式AI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吉林省鼓励平台企业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打造面向未来的多元应用场景;浙江省针生成式AI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与合规发展;湖南省推动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做强长视频业务;宁夏自治区则主张打造宁夏“生成式AI+医疗健康”模型基座。

图表8:中国各省市生成式AI行业发展目标

行业发展现状:2023年我国生成式AI的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2023年以来,由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带动AI产业取得了空前发展。其中,生成式AI(也称AIGC)这一分支备受投资者和科技巨头青睐,各类AIGC大模型纷纷面世,收获了数亿级以上的用户量,其影响力、应用范围和迭代速度尤为令人瞩目。因此,2023年被业界内外誉为“生成式AI元年”。

据工信部测算数据,2023年我国生成式AI的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同时,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在全球总市场规模(接近90万亿元)中占比超过35%,成为全球AI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图表9:2023年中国生成式AI市场规模体量分析(单位:万亿元)

从生成式AI在我国各细分领域的采用率来看,制造业、医疗健康、电信行业和零售业中对生成式AI技术的采用率有较快增长,但也仅分别达到5%、7%、10%和13%,与人工智能企业整体平均的采用率(15%)尚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是当前应用端尚未真正做到易懂易用,AI成为合格生产力前仍需进行过多调校、及其他限制。但可以预见,一旦攻克应用端使用效率问题,生成式AI的市场规模、及其在各行业的使用率会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图表10:2023年中国部分领域生成式AI采用率(单位:%)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逐渐影响所有行业,但某些行业有望优先从这项技术中受益。

图表11:中国生成式AI行业应用领域描述

行业竞争格局

1、中国生成式AI企业竞争格局:各家头部科技企业研发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及生成式AI产品

当前主流的生成式AI产品及大模型有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腾讯的混元大模型、盘古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等,各家头部科技企业研发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及生成式AI产品,以达到或超越OpenAI推出的GPT-4生成式AI产品。

图表12:中国生成式AI行业重点企业业务布局梳理

2、中国生成式AI区域竞争格局:生成式AI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和上海市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生成式AI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其中北京市的代表性企业有百川智能、出门问问、百度等,上海市的代表企业有喔哇宇宙、英矽智能、设序科技等,广东省代表性企业有妙语生画、翻江倒海、若愚科技。此外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等也同样布局较多生成式AI业务相关企业。

图表13:截至2024年4月中国生成式AI行业区域热力地图(单位:家)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生成式AI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中国工信部对中国生成式AI市场规模的预测,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2023-203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7%,由此推算得出,预计2029年中国生成式AI市场规模约为22万亿元。

图表14:2024-2029年中国生成式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万亿元)

2、生成式AI牵引数字内容领域全新变革

——生成式AI有望塑造数字内容生产与交互新范式,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基础设施

如今,AI正大步迈入数字内容生产领域,不仅在写作、作曲、绘画等多个领域达到“类人”的表现,更展示出在大数据学习基础上的非凡创意潜能。这将塑造数字内容生产内容的人机协作新范式,也让内容创作者和更多普通人得以跨越“技法”和“效能”限制,尽情挥洒内容创意。

生成式AI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数字内容的创意性生成工作中来,以人机协同的方式释放价值,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基础设施。从范围上看:生成式AI逐步深入融合到文字、音乐、图片、视频、3D多种媒介的生产中,可以担任各个角色,在人类的指导下完成指定主体内容的创作、编辑和风格迁移;从效果上看:生成式AI在基于自然语言的文本、语音和图片生成领域初步令人满意,特别是知识类中短文、插画等高度风格化的图片创作,创作效果可以与有中级经验的创造者匹敌;从方式上看:生成式AI的多模态加工被广泛关注。

——生成式AI的应用生态和内容消费市场逐渐繁荣

生成式AI已经掀起了一场内容生产的革命,在内容需求旺盛的当下,生成式AI所带来的内容生产方式变革也开始引起了内容消费模式的变化。生成式AI作为当前新型的内容生产方式,已经率先在传媒、电商、影视、娱乐等数字化程度高、内容需求丰富的行业取得重大创新发展,市场潜力逐渐显现。2022年,生成式AI发展速度惊人,迭代速度呈现指数式爆发,谷歌、Meta、百度等平台型巨头持续布局,也有StabilityAI、Jasper AI等独角兽企业横空出世。AI绘画已经能承担图像内容生成的辅助性工作,前期初稿的形成可以由AI提供,后期再由创作者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内容产出效率、根据6pen预测,未来五年10%-30%的图片内容由AI参与生成,有望创造超过600亿以上市场空间。

——生成式AI将日益成为未来3D互联网的基础支撑

互联网向下一代技术升级和演进的重要方向是从“在线”走向“在场”,迈向3d互联网时代,生成式AI将成为打造虚实集成世界的基石。人们将在虚拟空间构建仿真世界,在现实世界“叠加”虚拟增强,实现真正的临场感。随着XR、游戏引擎、云游戏等等各种交互、仿真、传输技术的突破。信息传输越来越接近无损,数字仿真能力真假难辨,人类的交互和体验将达到新阶段。

生成式AI为3D互联网带来的价值,既保罗3D模型、场景、角色制作能效的提升。也能像AI绘画那样,为创作者技法新的灵感。现阶段生成式AI在3D领域的突破,主要是从图片、现实中存在的物体取材后,再由AI介入进行转化,但还处于探索阶段。

——生成式AI将作为生产力工具来推动元宇宙发展

元宇宙最大的特征是它的可拓展性潜力,它将极大拓展人类在虚拟世界的生存空间,但这个空间所需要的大量数字内容 单靠人工设计和开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生成式AI将是新的元宇宙生成解决方案。只有通过生成式AI元宇宙才可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满足海量用户的不同内容需求。首先,生成式AI为构建沉浸式的元宇宙空间环境提供了核心基础设施技术,将成为元宇宙的生产工具;其次,生成式AI将作为生产力工具为元宇宙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体验;最后,生成式AI也将作为用户交互界面的一部分在元宇宙发挥作用。

图表15:中国生成式AI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AIGC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AIGC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AIGC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AIGC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AIGC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AIGC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