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8年黑臭水体治理现状与趋势预测分析 政府重视程度持续提升

分享到:
 2018-01-26 13:44:4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10G0

 黑臭水体治理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做出许多努力,但因存量较大,黑臭水体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治。根据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100个黑臭水体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927个,占44.14%;开工整治的有843个,占40.14%;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有252个,占12.0%;正在制定整治方案的有76个,占3.62%;尚未制定整治方案的有2个,占0.1%。

图表1: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单位:%)

黑臭水体治理1

资料来源: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7年6月底,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681个黑臭水体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348个,占51.10%;开工整治的有330个,占48.46%;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有3个,占0.44%。杭州、成都、昆明、西宁4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全部完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合肥、福州、南昌、郑州、海口、银川10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完工率低于40.0%。

图表2:2017年第二季度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单位:%)

黑臭水体治理2

资料来源: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黑臭水体治理目标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图表3:中国黑臭水体治理阶段

黑臭水体治理3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各地的工作计划来看,多数地区也将2020年前后设为黑臭水体整治的重要节点,届时城市水环境质量将得到大幅改善。

图表4:黑臭水体计划达标期限统计(单位:个,%)

黑臭水体治理4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看,黑臭水体治理时间紧、任务重,加快治理进程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以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为目标的水体环境生态修复服务,也将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环境服务业的新辟战场。

黑臭水体治理行业趋势预测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将生态文明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政府对整个环境治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则是政府最为关注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城市黑臭河治理将会是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黑臭水体治理紧迫,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从黑臭水体治理的投资需求来看,我国要想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对应的投资需求或将超过70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

在投资拉动需求和政府考核时间节点叠加下,黑臭水体治理建设将加速推进,行业有望出现一个大的投资高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以“水十条”目标来估算,未来5年水环境治理总投资至少在2万亿以上,即便黑臭河治理占比仅20%,也将是4000亿左右的投资额。

图表5:部分地区黑臭河治理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黑臭水体治理5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过,要想真正提高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不仅仅要加大资金投入,还需要从整体角度入手,综合考虑与分析。如在生态修复中,需要遵循生态规律,要积极改善生物生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如高效负荷微生物菌剂等。

此外,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的治理方法,保证黑臭水体治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具体来说,黑臭水体治理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内容出发:一是对点源治理,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积极采取各类先导技术,比如可以采取真空收集等技术;二是面源治疗,需要在综合相关协同技术下,实现对污染的控制;三是内源治理,在进行治理的时候需要将重点发生转移,转变为各类新材料方面,比如各类氧化剂以及各类覆盖剂等。

在上述趋势下,水处理企业要加快整合兼并资源,即通过延伸业务链条、拓展业务范围、构建环保大平台,以综合化、规模化、建设运行一体化、融资技术服务全面的解决方案,承接更为复杂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第1章分析了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的发展环境;第2章对中国黑臭水体治理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第3章对中国主要重点省市黑臭水体治理行业的发展状况...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9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