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企业营收拿补贴凑数 行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
日前,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财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168.71万元,但是其中政府补贴就高达103万元!作为一家乳制品企业,三元的盈利能力让市场怀疑。其实,不仅是三元,就连伊利,对于政府补贴也是极度依赖。
2016年,伊利获得的政府补助高达10.58亿元。而蒙牛也拿了2.2亿元的政府补贴。通过对二十余家乳企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政府补贴,而且不乏一些企业对于政府补贴过度依赖,自己拿了补贴不能盈利不说,业绩几乎也要靠政府补贴来支撑。
纵观乳业产业链,由于入局门槛较高,企业必须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能力。而这对于企业的资金要求较大,而且投入周期较长。再者乳业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运营成本也非常高,如果缺乏政府的支持确实难以开展业务。
另一方面,政府也比较看好乳业的发展,毕竟当下乳业的行情不错,因此地方政府对乳企进行一些前瞻性的补贴也无可厚非。
但是,在选择扶持的标的时,也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例如很多二线乳企,想要扩大市场规模也并非不可,但是在开展业务时势必会面临伊利、蒙牛等一线品牌的竞争压力。如果企业没有超常规的预算,是难以颠覆现有的乳业市场格局的。政府在对其进行扶持时,自然要考虑这些因素。
再者,从二线乳企的角度来看,眼下与一线品牌正面交锋显然不是上策,毕竟正处于市场培育期,还需要向纵深布局才能“缓缓图之”,这一阶段必然会面临“成长的烦恼”。
客观来说,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缓解乳企的这种“成长的烦恼”,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乳企自身造血能力太弱,过于依赖政府输血,那么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
例如找到自身亏损的原因,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这些才是将维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其实,想要降低乳企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并不难,虽然乳业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头部还有伊利、蒙牛等巨头的压制,但是如果企业能通过创新或者转型的方式来打破僵局,盈利状况好转并不是奢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当下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总产值已经将近4000亿元。如何利用这些资产创造更多的利润,而不是拿政府补贴来冲业绩,成为当下不少二线乳企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未来,是要改变盈利模式、还是调整产品结构,都值得企业去尝试。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乳制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乳制品行业未来的发展...
p5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