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代理保险行业整体产能低 未来需改进制度
从1992年引入个人代理人制度,到2015年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个人代理保险经过多年发展,行业规模正逐步壮大。然而,保险营销队伍的庞大,却未能提高整体产能,人均产能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保险营销员规模超过500万人。与此同时,在银保渠道失利后,上市险企纷纷扩大营销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了保险营销员规模,并极大地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虽然个人保险代理人明显增量,但却未能有效提质。一方面,代理人与保险人利益不一致,容易产生销售误导、诈取保费等现象;另一方面,个人保险代理人受教育程度低,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影响了保险业整体形象。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问题。首先,保险营销员底薪少或无底薪,必须多推销保单,才能维持一定的收入,结果往往导致人员流失率高,产生销售误导等行为。
其次,个人保险代理人社会保障程度低。保险营销员并非险企正式员工,无法获得相同的社会保障,因此普遍缺乏归属感与责任感,致使险企与营销员之间的错位。
最后,保险营销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在取消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后,保险营销人员受教育程度更低,不利于个人代理保险行业进一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要改进法律制度关系,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对越权行为做出惩罚。
同时,改善佣金激励制度,采取均衡型佣金制度或递增型佣金制度。佣金激烈制度的改善,有助于为营销员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杜绝了违法违规、损害保险人利益等现象。
另外,建立全套人才选拔与人员淘汰机制,不断加强营销员基础管理、培训工作等举措。完善的人才机制,是个人代理保险行业得以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个人代理保险行业存在问题较大,从而导致纠纷、欺诈案件频繁发生,降低了公众对保险的需求,损害了保险业的声誉和形象。要提高保险需求、改善保险业形象,则需消除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的弊端,促进个人代理保险行业健康发展,推动保险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37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