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为何成洪水猛兽 资产管理机构首当其冲
美联储要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消息已经在资本市场掀起了狂风骤雨,这种变相的加息方式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谓深远。而且,相比于加息,缩表的周期更加漫长,两年内,美联储要在市场上回收6700亿的美元——着类似于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
这很有可能会导致美股市场下跌,而投资者将会转移到新兴市场。在美联储“缩表”的形势下,中国央行也只能被动“接招”,进行阶段性缩表,并且如今中国央行已经调整过来,从被动型缩表转向主动型缩表。
中国央行踏上缩表之路,最重要的还是降杠杆、防控金融风险。而中国央行的缩表行为,将会直接传到到商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也将会紧缩,以配合央行。目前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就有所降低。
而眼下央行缩表,等于是提升了无风险利率。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行业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截止2016年年末,国内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116万亿元,要知道2009年的时候仅有10万亿元!
导致资产管理规模如此大幅度上涨的,就是商业银行发行各类理财产品来筹集资金,而后委托给一些资产管理机构进行运作,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与资产管理规模疯狂扩张,也是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大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扩表过程中,金融过度创新、杠杆过高,也为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潜在风险。从本质上来看,扩表、发行理财产品、委外投资,都是直接作用于企业的,企业要扩张、要提高地方就业水平,就要融资,而银行业乐于为其效劳。
或者是从居民存款业务中获取资金、或者是发行理财产品获取资金,总之银行手里的钱多了,资产负债表也扩大了,才有能力去通过委外投资等方式,为终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而眼下,需要激发企业的发展原动力,不能再依靠银行支持来进行扩张了,这就是央行“缩表”的动机。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不管是从二级市场、银行募集资金的难度都加大了。另一方面,从资产管理行业的角度来看,银行加息也就降低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吸引力,毕竟无风险利率摆在那里,谁还会把资金放在资产管理机构那里?
因此,美联储缩表可谓影响深远,这些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政策最终还是会反映在各个企业的经营上,尤其是资产管理机构,更是受到了直接的冲击。
总体来看,资产管理机构还需要做好应对,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经营风险。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内容: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背景及驱动因素;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环境;国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经验借鉴;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运营状况、竞争格局、营销渠道分析;...
p1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