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同仁堂引人围观质量安全 探寻中药材产业发展关键
日前,中药材行业中堪称标杆的同仁堂遭遇质量信任危机,甚至有媒体报道该公司一年六次登上质检黑榜云云。但是上市公司同仁堂在2月18日紧急发布公告澄清:传闻中所涉及的“熟地黄”、“骨碎补”、“炙甘草”等为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生产和销售。
上市公司同仁堂声称自己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古训,对中药材质量严格把关,不会拿医药产品质量安全开玩笑。
不管事实如何,这一次舆论又将我们带到了药品质量安全这个话题。这个闹剧其实也是事出有因: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炙甘草在抽检结果中的含量测定不合格,其生产的翻白草在山东省抽检结果为性状不合格,熟地黄在湖北抽检加过为含量测定不合格。
其实,不管孰是孰非,药品质量安全已经是比食品质量安全还要重要的问题,轻则缺乏疗效,患者多花冤枉钱,重则危机患者生命。
近年来,中药饮片作为中药材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被多次曝出过存在质量问题。这一现象,反应的是中药行业经营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国家食药监总局不久前发布的《关于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中提到,包括板蓝根等多种常见药,不合格的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残留量、含量测定、性状等。对于不合格的饮片,则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并进行整改。
中药材从种植、采摘、烘干,再加工成药品,所经过的环节极其繁复,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来进行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已经获得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不过只依靠监管部门的抽检,确实难以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
在行业标准缺失的背景下,如果企业能够从自身生产经营做起,严格按照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生产,保证中药材的性状、品味,那么就有资格来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去。一旦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那么在业内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其产品在市场上无形之中就形成了口碑,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是深远的。
而对于中药材加工企业来说,其生产、采购、流通、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标准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疗效、品质俱佳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甚至打败竞争对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的分析,中药材在我国医疗领域扮演者重要角色,中成药在我国医疗领域的销售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中药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中药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中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47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