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生物识别探索下游应用 细分领域更有发展前景

分享到:
 2017-01-28 07:47:2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32G0

不久前,生物识别行业龙头数相科技首次召开圆桌会议,邀请了跨境电商、动植物保护、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专家,一起来探讨生物识别在细分领域的应用问题。从与会情况来看,生物识别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前瞻经济学人

 有了图像识别技术,许多领域的工作将会获得更多、更新的发展可能。例如在商品应用方面,电商用户就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在实际的活动场景里获知商品资讯,帮助消费者完成购物。而且这一技术对于商家来说,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导流、提高移动端用户粘性。同时,在货物鉴别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辨识真假货物,对于网络打假也大有帮助。

从互联网的发展态势来看,当下的图像识别技术极具发展基础。在如今的流媒体平台上,图片、视频占比超过80%,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少的有害信息。因此,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就能够有效监控互联网网络安全。例如如今的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开始从事鉴黄师的部分工作,未来有望完成替代。

而在野生动植物普及方面,图像识别技术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其图像识别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出复杂多样的植物种类,从而实现信息的精准传递。

虽然眼下图像识别技术在联想与常识理解方面不能与人类比肩,但是当下已经有不少投资者都在积极切入垂直领域的行业应用中去。

再者,产业链的更新迭代也为图像识别技术打下了基础。高性能的AI计算芯片、深度学习算法等都是推动图像识别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当下也正是由于计算速度的提升、大规模集群技术的兴起、GPU的应用以及众多优化算法的出现,让图像识别技术的核心——深度学习的速度大幅加快,原本耗时数月的训练过程目前已经缩短为数天甚至数小时,有了深度学习这个强力助手,图像识别就能够更好地进行产业化。

而目前,图像识别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切入到具体的行业当中去,在垂直行业中获取与管理大数据。例如在农林行业,通过图像识别可以完成森林调查等工作,通过无人机对图像进行采集,然后再通过图像分析性来对森林树种的覆盖比例、树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开采方案。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的分析,近年来我国图像识别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仅人脸识别就已经达到14亿元。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2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