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研发外包试药数据造假 制药行业如何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2016-12-19 10:26:3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60G0

日前,关于制药行业又曝出了黑幕,新药研发出来在进入市场之前,由于要进行临床试验来保障药物的安全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关乎公众生命安全的环节,竟然也催生除了一条造假利益链。

1

在这条利益链上,制药企业的下游是所谓的“临床试验代理机构”,然而大多确实一些“空壳公司”,并不是以验证药物药性为目的,而是纯粹以推动试验进程、加快药物上市为目的,来与医院这类试验基地对接,通过临床试验数据造假来蒙混药物上市监督机构。

也正是这一条黑色利益链,让一些没有上市资格的药品流入市场,为公众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总该我国制药行业,大多数采取的都是研发外包模式,也即是说,这一类企业并不具有研发能力,通过购买研发成果来进行药物生产。那么在药物生产出来之后,市场上居然还出现了专门为制药厂家提供试验项目策划、推动新药上市的服务机构。

而临床试验数据造假想要避免并不容易,制药企业位于利益链的顶端,自然是要想办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临床数据造假无疑是加快新药上市进程与资金回笼的有效途径。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机构目前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对部分已经申报生产的药物进行临床数据核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制药行业新品上市分析报告》的统计,目前被驳回的药品注册申请已经有将近1200个,在1600个进行核查自查药物中的比例达到80%。而且有数家三甲医院因为涉嫌造假被调查。

这一数据看起来触目惊心,在为我们提供生命安全保障的医药领域,居然还存在着监管不到位、造假如此普遍的现象,着实让广大人民群众痛心疾首。

然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又会造成哪方面的影响呢?

无疑,监管只会越来越严格,此前存在的漏洞也会逐渐被填补上,能钻的空子也越来越少。那么,制药企业想要保持利润,要从何做起?依靠造假来加快资金回笼显然已经不奏效了,那么在资金周转率降低的情况下,制药企业想要维系下去,只有通过对生产环节进行优化来降低成本。

因此,从长远来看,制药企业只有改进生产工艺、切入附加值较高的药品,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