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企业“盯上”众筹创意产品 创业者权益裸奔
曾几何时,创业者极为推崇众筹融资。因为通过众筹,可大幅降低创业风险,且在产品出来前有了前期宣传。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山寨企业“盯上”众筹产品,屠戮了一批众筹创业者。
在国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曾有一款创新的自拍杆手机壳Stikbox,创业者投入研发设计长达一年。然而,上线一周后,中国山寨企业剽窃了其创意,并生产出相同的自拍杆手机壳,且价格更为低廉。
抄袭国外众筹平台的创意产品,是因国内外信息不对称,几乎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创业者同样难以维权。国内众筹产品同样难以避免被抄袭的命运,众筹创业者权益基本处于裸奔状态。
虽然众筹创业者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保护自己权益,如提前申请专利、起诉山寨企业等,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手段都费时费力费钱,吃力不讨好,根本斗不过“强势”的山寨集团。
很多众筹创业者只好用迂回地方式,通过提高产品制造成本、加入不可复制的创意、树立自身品牌价值等,来阻挡山寨企业的侵袭。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山寨产品最终都是通过淘宝等电商销售,而淘宝等只打击假货、伪品牌,几乎放任不管此类山寨产品。电商的不作为,助长了山寨企业的嚣张气焰。
事实上,没有山寨企业的剽窃,众筹方式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在前期爆发式增长后,众筹产品频频出现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众筹模式遭到严重质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年全年,众筹平台数量超过130家,其中有40家倒闭,26家转型。2016年上半年,众筹行业成功融资平台中,京东、淘宝、苏宁、腾讯等巨头占据前五,中小平台生存压力剧增。
可以看到,当前的众筹行业乱象丛生,创业者权益无人保护,投资者信任度骤降,整个行业发展深受负面影响。如今,众筹行业前景变得越发黯淡,像房产众筹等细分领域已宣告灭绝。
国内众筹行业离成熟还相差甚远,未来平台需加强监管,引导投资者转变。同时,联合各界共同努力,解决山寨难题,保护众筹创业者权益,推动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
p6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