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失灵海外遇阻 一加手机恐难以突围
日前,一加手机决定关闭位于北京、上海两地的旗舰店,成为了纯粹的电商品牌。这对于线下渠道重焕新机的当下,一加手机显得有些“另类”。
不过,这可能是无奈之举,目的是集中力量,来提升产品、品牌和口碑,以期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因为对于一片红海的智能手机领域,中小品牌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活下来。
据《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全年销量为4.34亿部,同比增长跌至个位数,仅为2.5%。显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增速持续放缓。
除此外,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大品牌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小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如今,国内前四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分别是华为、小米、OPPO和vivo,一些研发能力弱、产品竞争力不够的企业已经淘汰出局,如大可乐、夏新等。
品牌数的变化同样可以看出竞争之残酷,2014年年初时,中国的手机品牌有540多家,到2014年末,140家已经消失,2015年已经低于100家。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一加才选择放弃线下渠道,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以确保能够生存下来。
事实上,对一加这种体量较小的厂商而言,吃透线上渠道就足以生存。目前国内手机市场销售渠道中,仍有20%是来自线上,销量在1亿台左右。
而且,一加的目标群体多以年轻人为主,线下完全可以覆盖。反倒是通过线下渠道维持增长,对其更为不利,一是体量小、供应链话语权不大,二是资金有限、难以大规模布局。
海外市场对一加而言,同样是困难重重。2015年,一加宣布进军36个国家和地区,年底则表示要聚焦在欧洲、北美和印度市场。
在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下,进军海外市场几乎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一加,还是小米、华为,都开始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开启全球淘金之路。
然而,开拓海外市场并非易事,尤其是国内智能手机行业深度不足,在各方面均与其他国际巨头有着较大差距。
比如,专利技术便是第一道门槛,也是中国品牌逐鹿国际市场时的一大掣肘。而且短期内,可能依然是难以跨越的巨大阻碍。
另外,一加的应对举措,也反映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将再次重新洗牌,缺乏品牌影响力、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核心专利储备不够、产业链议价权不高的低端厂商面临生存难题,如何完成突围考验着中小厂商。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手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手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p37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