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季度出货量被挤出前五 智能手机到顶了
近日,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仅增长0.2%,是历年来最小同比增幅。具体到品牌,三星、苹果、华为占据了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三名,与华为竞争的小米却跌出前五,OPPO、vivo则双双杀入前五。
小米滑出前五被指是创新缺乏、渠道落败,但与全球手机增长放缓也脱不了关系。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4亿部,同比增长10.4%,今年同比增长率跌破10%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智能手机行业经过几年的疯狂增长,增速趋缓,市场逐渐饱和,行业内整合、变革的步伐将加快。加上互联网巨头们的烧钱大战还在持续,一些研发能力弱、过度看中营销、产品竞争力不够的企业,淘汰出局或许不可避免。
国内智能手机的竞争同样惨烈,从品牌数据来看,2014年年初时,中国的手机品牌有540多家,到2014年末,140家已经消失,2015年已经低于100家。从销量上来看,2013年开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速就出现放缓。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全年销量为0.96亿部,随后销量一路飙升,2012年1.75亿部,2013年3.43亿部;但到2014年,智能手机销量为3.87亿部,同比增长回落至12.83%,2015年销量4.34亿部,同比增长跌至个位数,仅为2.5%。
2011-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单位:亿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除了市场日趋饱和、增长放缓,行业集中度也在进一步提高,大品牌效应凸显,像华为、小米等,而小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如大可乐、夏新等。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加剧,格局变动较大,去年国内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分别是小米、华为、苹果、OPPO和Vivo,而之前的“中华酷联”已开始掉队。
国内智能手机未来需求增长缓慢,产能过剩的局面越来越严重,未来市场格局重新洗牌的速度将加快,而缺乏品牌影响力、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核心专利储备不够、产业链议价权不高的低端厂商将逐步淘汰出局,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而且随着电商模式的降温,网络销售渠道占比会趋于平稳,不会像此前那样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相反线下渠道的比重将有所回升,智能手机厂商、尤其以电商为主的厂商将扩张线下渠道,但线下渠道扩张必然带来成本上升,因此拥有线下渠道的小规模厂商将成为兼并对象。
眼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突破创新,注重线下与线上渠道联动,拥有更多的专利技术,紧抓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机遇的,才能在未来的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既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供给与需求已达到平衡点,那么国内智能手机厂商走出国门就成为必然。未来国内厂商将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开启淘金之路,尤其是类似印度这种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智能手机行业的背景以及所处阶段;智能手机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力;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生产运营与发展现状;智能手机行业的市场需求特征;智能手...
p27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