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业发展趋势整体向前 大众化趋势加速日益明显
游艇业作为新兴产业被认为是旅游经济新动力之一。原国家旅游局早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即指出将努力培养游轮游艇等高端旅游市场。近几年国内游艇业发展整体向前,但也有起落,在资源、政策等推动下,奢侈化转向大众化的趋势也更为明显,游艇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期。
游艇业快速增长
世界游艇行业曾有个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超过7000美元时,分别对应游艇经济开始萌芽、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游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GDP约为8016美元,2017年人均GDP约为8836美元。2012年中国各类游艇总数为3000艘,预计到2020年中国各类游艇保有数量将达到10万艘,市场价值达到86亿美元。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以及庞大的消费群体,经过瓶颈期、转型期,中国游艇产业会快速爆发。
游艇产业链分析
游艇的产业链庞大且绵长,集聚了劳动、技术、知识、资金及文化密集的特点,具备较为乐观的综合经济效应。有研究表明,因为游艇产业的关联企业较多,对上下游产业诸如游艇维修、游艇专业保养及游艇码头等有拉动效应,每投入1美元,预计可带来6.5美元-10美元的经济效应。
另一层面,游艇业是旅游业态升级的一个具体抓手。以海南为例,其观光游已不复此前优势。其在此前百日招商任务中即指出,要构建以观光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涉海旅游是海南旅游业细分发展的侧重点之一,而游艇则是涉海旅游的工具之一。
加快走向大众化
艇在国内曾一直被冠以奢侈之名,把它定义为富人的标志,是阻碍消费大众化的一个原因。但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的刚需,游艇消费慢慢开始发展,特别是小型类、帆船类等船只,在今年有非常明显的升温现象。
游艇产业要做大,就必须从富豪阶层走向大众化,而目前数额庞大的各项游艇消费支出,让普通中产阶级难以企及,需要降低消费门槛。其中发展公共游艇码头降低停泊费用,以扩充消费人群是个办法。
中国游艇产业现正在爆发期的前夜。2000年到2012年是快速发展期,以商务艇为主,之后进入瓶颈期,商务艇市场发展基本饱和,不过钓鱼艇、帆船等显现萌芽发展迹象。他认为,现在是游艇产业转型期,由以商务艇为主往大众化游艇发展为主流转型的时期,国家发布的《促进游艇旅游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行动也在引导、支持大众化游艇的发展。
我国游艇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少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艇建造企业120多家,出口各类游艇300多万艘,内地注册的游艇数量约4000艘,主要分布在海南、深圳等地。
国内游艇企业地域分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内游艇业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国内游艇业的发展走向,行业走向应该会降维,产品向合适和需求的方向转化,生产和销售会更为密切,消费服务也会进行革新。客群随需求而细分,例如亲子、体育、派对、巡游、商务等,各类细分所要求的产品配置会有些功能和价值的区别。
所以,未来一定是需求导向。游艇行业外的资本对其关注度加剧,开始关注游艇制造和游艇消费两端,但感觉还在试探,还没有大举进入。国内未来的游艇消费,也一定会和国外的历史进程相吻合,消费升级一定会波及这个领域。
人才也是游艇产业的一大坎。游艇设计、管理、维护及保养等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整体还处于较为匮乏状态,在游艇产业愈加前推发展时,专业人才的争夺及匮乏态势或将更为明显。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从当前游艇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游艇行业的供给和需求走向为依托,主要分析了游艇行业的发展环境;国外游艇行业发展现状;国内游艇设计、游艇制造、游艇配套产...
p42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