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产经资讯

铅酸蓄电池生产污染隐患严重 回收市场潜力巨大

分享到:
 2018-09-03 15:36:4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536G0

铅酸蓄电池污染隐患严重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种政策措施规范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回收工作,但在江苏、广东、宁夏等地调研中发现,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在回收环节上,一边是正规再生铅企业普遍“吃不饱”,另一边却是大量废旧电池流入“黑市”。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回收环节都存在严重的铅、酸污染隐患,污染事件频发加剧重金属污染。为有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入环境押金返还制度、对废旧铅酸蓄电池实施分类运输。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22353万千伏安时,从2005年至2016年,国内企业铅酸蓄电池产量呈波动式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7%。预计到2018年国内铅酸蓄电池产量将达23598万千伏安时,在“十三五”期间铅酸蓄电池产量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0.76%,预计到2022年国内铅酸蓄电池产量将达27359万千伏安时。

2016-2022年中国铅酸电池产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2018-2023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铅酸蓄电池生产污染屡禁不止

今年5月,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对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进行了约谈,发现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存在严重违反《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问题,包括未经法定排污口排放废水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部分涉铅生产车间未按要求进行封闭、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域没有严格分开、职工血铅检测次数不足等。

在多次对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进行综合整治后发现,受经济效益和技术条件制约,涉重危废处置能力与实际产生量相比相形见绌。企业产生的含铅危废存在无处可去、超期堆放甚至非法转移等问题,成为涉重企业环境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大量废旧电池流入“黑市”

由于回收能力有限、监管存在漏洞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废旧电池流向了“黑市”。据了解,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省份缺少具有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资质的单位。

近年来非法作坊式铅回收点污染案件时有发生。如2017年6月,江苏南通通州区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破获了5起非法倾倒废旧铅酸蓄电池废液的环境违法案件;2018年1月,山西省公安部门打掉一个以废旧铅酸蓄电池为原料,进行拆解、熔炼、销售铅锭“一条龙”的犯罪团伙。

事实上,为了规范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种政策措施。然而,目前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行业的无序状况依然存在。

正规回收企业生存空间遭挤压

目前,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领域已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一些非法“小作坊”以几乎零成本的不当优势和正规企业抢生意。

第一,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生产成本高。业内人士表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公司环保设备占40%,加上运维、折旧等因素,环保成本占再生铅回收总成本的20%以上。而非法“小作坊”靠一把斧子、一个炉子就够了,几乎零成本,这样他们就可以大幅提高收购价格,和正规企业抢生意。

第二,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受访人士认为,废旧铅酸蓄电池面广量大,相关部门单打独斗难有作为,当前正规的汽车4S店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相对较为规范,但汽车维修点布局散乱、规模不一、数量众多,这也加大了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

第三,消费者回收意识弱。广东省循环经济协会负责人表示,由于消费者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致使生活中许多电池回收设备形同虚设。另外,不少消费者对非法回收渠道也没有抵制意识。

必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近年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成为业内解决铅酸蓄电池回收问题的共识,一些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正在积极推行落实铅酸蓄电池生产责任延伸制。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市场,而每年产生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数量也超过300万吨。数量多且呈不断增长的状态,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每块电池中,铅极板占74%的份额,硫酸占4%,塑料占20%。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废旧铅酸蓄电池还未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大部分废旧铅酸蓄电池最终流入非法的小作坊进行简单拆解,铅极板留下,酸液直接倾倒,综合利用率极低,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在我国每年产生的33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中,正规回收的比例不到30%,埋下了污染隐患。

近年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成为业内解决铅酸蓄电池回收问题的共识,其核心是通过引导产品生产者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激励生产者推行产品源头控制、绿色生产,从而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对铅酸蓄电池等4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引导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支持采用“以旧换新”等方式提高回收率,并探索铅酸蓄电池生产商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方式。

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召开铅酸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研讨会,讨论了完善统计、核查、评价、监督和目标调节等制度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回收利用目标和分解落实方案。

为了促进铅酸蓄电池规范回收利用,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正在通过不同层面积极推行落实铅酸蓄电池生产责任延伸制。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铅酸蓄电池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铅酸蓄电池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铅酸蓄电池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q0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