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70%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购买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不过,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相比,中国工业机器人利用水平仍然很低。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机器人保有量,韩国396个,日本332个,德国273个,世界平均水平58个,而中国只有23个。
我们认为,机器代替人,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机器人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必然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者也需要转型升级,未来,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高级产业工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劳动者和受教育者的自身努力,更需要职业教育的升级。
2013年,中国市场总共销售了36860台工业机器人,增长41%,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目前,全国各地纷纷上马机器人项目,想在急剧增长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49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
机器人,无疑是本届科博会上的热门话题。除了展馆内抢尽眼球的替身机器人、巡逻机器人,在国际先进制造业大会的会场上,15个演讲嘉宾中,就有5个人的话题关于工业机器人。
比会场还要热的,是全国各地的建设现场。就在科博会举行的同时,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中,又一家本土企业已经入驻,拟建机器人研发中心;10月14日,合肥机器人产业园传来消息:今年底,第一批“合肥造”机器人将正式下线……
不仅如此,销售同样火爆。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41%,预计今年这项数据可能接近70%。按一台重165公斤的工业机器人24万元的售价计算,2014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收入将超过百亿元。火爆的销售又反过来刺激了生产。各地投资新建机器人项目的热情被彻底引爆。
未来的制造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是肯定的,但就目前来看,机器人过热,在中国是非常清晰的。肯定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和园区,最后要消失。
2013年底,我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为3.68万台,总保有量为13.4万台。而把全国各地在建的这些机器人项目的产能相加,则达到几十万台。要知道,2012年,全球一共也才销售不到16万台工业机器人。
作为先进制造业中的生产要素之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应与我国转型升级的步伐一致。从目前来看,机器人生产的步伐已经明显快于转型升级的步伐,这种一快一慢的态势或将给正在升温的工业机器人生产蒙上一层阴影。
中国是人口大国,发展工业机器人是不是和人抢饭碗。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工业机器人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由于使用机器人具有改善工人工作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等优点,而我国又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数量下降的客观形势,发展工业机器人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工业机器人行...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