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行业发展分析 天津港竞争力增值加快
京津冀规划下凸显天津港口地位,口岸开放促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下,天津港为“五港”(秦皇岛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天津港和黄骅港)最大港口,201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01亿吨、集装箱1301.02万标箱,口岸外贸货物2.67亿吨,外贸进口1.87亿吨。
其中,天津港承接着集装箱货源中,80%多都来自京津冀地区,随着京津冀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腹地经济将得以激活加速发展,天津港未来承接京津冀经济内外贸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这次口岸开放扩大、促进将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城市,正迎合了未来发展潜在需求。
天津港不仅仅是地域的扩大,更是政策开放力度的加大。
经过本次口岸扩大开放,天津港口岸开放水域从470平方公里到1590平方公里,码头岸线总长从78.9公里扩大到148公里,新建码头泊位从75个增至146个,整体相关承载范畴扩大了1倍多,基本上涵盖了天津港所有作业港区及码头,区域的扩大开放幅度显而易见。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及自贸区发展大背景下,天津港口岸的扩大不仅仅是地域层面的,将会更多体现在政策开放力度和制度创新力度加大,以增强天津港区的软服务能力及通关效率,实现口岸更大意义上的开放,更好的服务支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推测,天津港口岸扩大不仅仅在面积区域上,未来发展更多的看点将会在政策放开及制度创新力度上,进一步复制自贸区经验,更深远的服务于优化后的京津冀腹地发展,短期将会带动主题性投资机会,京津冀一体化下影响或将更加深远。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港口码头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港口码头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港口码头行业未来...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