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综合实力领衔全国发展
江苏省为何领衔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
江苏省是公认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大省,大量电动自行车企业均在江苏省扎根,本篇将结合江苏省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研发能力、供给水平、需求规模以及重点企业,揭露江苏省领衔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原因。
1、经济环境分析:地区发展水平较高
江苏省在我国属于经济实力排名较为靠前的省份。2012-2019年,江苏省GDP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江苏省GDP增长速度达到顶峰,实现10.96%。2019年,江苏省GDP实现99632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6.89%。
其优渥的经济环境使得其人民生活水平在我国首屈一指,对电动自行车的认同度与接受程度也普标较高。

2、政策环境分析:行业规范程度较高
2020年5月15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制定出台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法规,对江苏省内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维修、登记、通行及相关管理活动均作出了规定。
这些规定极大地规范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首部省级电动自行车管理法规也体现了江苏省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重视程度。

3、研发能力分析:专利申请遥遥领先
从研发能力上来看,截至2020年9月7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专利申请数量达到4204项,占到了全国电动自行车专利申请数量的24%,专利申请数量较第二名浙江省多出近1600项。可见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研发能力出色,技术水平位于全国领先地位。

4、供给水平分析:区域产量逐年增长
根据E-TIMES披露的区域电动自行车车生产数据,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天津、山东、河南、浙江等五个省份,其中江苏省是我国电动自行车生产的头号大省,其电动自行车产量占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的20%左右。
2017-2019年江苏省电动自行车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年江苏省电动自行车产量约为722万辆,较2018年增长了近66万辆。


5、需求规模分析:行业市场容量较大
江苏省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需求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拥有除山东省外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其市场容量约为全国市场容量的11.81%。

江苏省如此高额的市场容量主要得益于其人口规模以及其助动车的密度。
从人口规模来看,2012-2019年,江苏省常住人口规模变动幅度不大,整体上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年增幅均在0.4%以下。2019年,江苏省常住人口实现8070万人,较2018年增长0.24%。常住人口排名位列全国第五。
从助动车密度来看,2018年江苏省每百户人口电动助动车拥有量为122辆,是全国水平的两倍有余。根据江苏省电动助动车拥有量变化情况初步测算,2019年江苏省电动助动车拥有量为125辆/百户。

(《中国统计年鉴2020》尚未发布,2019年数据为前瞻产业研究院根据江苏省电动助动车拥有量变化趋势初步测算,仅供参考。)

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较高的助动车密度使得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的需求规模自2015始便处于百亿之上,2019年,江苏省电动自行车需求规模在152亿元左右。

6、重点企业分析:交相辉映百舸争流
作为电动自行车大省,江苏省拥有一大批业内顶尖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企业,包括新日、雅迪、捷安特、速派奇、欧派、绿能、新蕾、太阳等,这些企业主要坐落在无锡与常州,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产业聚集区,发挥着产业的聚集效应。

7、综合评价: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综合实力领跑全国
综合来看,江苏省电动自行车行业经济与政策环境优异、研发能力强劲,供给充分,需求庞大,企业极具竞争力,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综合实力领跑全国。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电动自行车行...
p36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