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20年中国代糖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竞争存在较强的区域限制

分享到:
 2020-10-23 12:04:4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6561G0

代糖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甜味剂是能够赋予食物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甜味的产生是甜味物质的分子与舌头上的甜味受体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经过大脑的“解析”,就感知到了甜味。

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分子能与甜味受体结合,有一些分子结合后产生的信号远远比糖更为强烈,就可以作为“甜味剂”。通常,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因长期被人们食用,而不被视为食品添加剂或甜味剂。所以,甜味剂主要是代替蔗糖、葡萄糖等,所以又称为“代糖”。

1、代糖“甜美”、“低热量”、“价低”

1879年美国人C.Fahlberg 和I.Remsen发现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并于1884年陆续产业化并推向市场,因为糖精难溶于水,市场供应的产品主要是其钠盐。甜蜜素是1937年发现的,于1949年获得FDA批准并正式投放市场。

1965年,美国的Schlatter发现了阿斯巴甜,FDA于1981年正式批准使用。1967年,德国赫斯特公司发现了安赛蜜,英国1983年批准使用,美国1988年批准使用。

三氯蔗糖由英国Tale&Lyle公司和美国Johnson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1976年联合开发而成。中国1997年批准使用,美国FDA1998年批准使用。1993年纽甜问世,甜味剂已发展至第六代。

图表1:甜味剂发展历程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分为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其中合成类以甜蜜素、阿巴斯甜、安赛蜜等为主;天然类以甜菊糖苷为主;糖醇类以木糖醇和赤藓糖醇为主。

图表2:中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

100g蔗糖含有389kcal的热量,一般的甜味剂相较蔗糖来说,在保证甜度的同时,人体摄入的热量较少,甚者无热量。

图表3:主要甜味剂的分类及介绍

通常情况下,甜味剂的性价比以价甜比来度量,即实现单位甜度所需的价格。通常定义蔗糖的甜度为1,通过比较发现,人工甜味剂和蔗糖实现相同甜度时,人工甜味剂成本不到蔗糖的10%,对于食品饮料厂商而言,人工甜味剂的加入可以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

图表4:甜味配料的价甜比对比(元/甜度)

2、甜味剂主要应用于饮料

甜味剂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饮料、烘焙食品等。其中饮料占比50%,是甜味剂最大的应用领域。

图表5:代糖下游应用种类(单位:%)

甜味剂广泛应用于汽水及乳制品饮料,在饮料中添加的甜味剂主要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以及三氯蔗糖。由于甜味剂被人体摄入后不参与代谢过程,不产生热量,因此多作为无糖汽水中的代糖物质产生增甜的效果。

以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为例,零度可乐、健怡可乐以及零卡雪碧等产品内的增甜物质均仅为人工甜味剂,且通常以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多种甜味剂混合的形式呈现。不同甜味剂的混合可以使得增甜的效果大幅提升,同时规避单一甜味剂用量增加后在口味上产生的不良效果。

图表6:部分饮料使用的甜味剂种类

3、竞争存在较强的区域限制

美国代糖市场的主要品牌有善品糖(Splenda)、Sweet'N Low、怡口(Equal)、Truvia、Stevia In The Raw和Nutrasweet等。2019年这些品牌的消费人数占比分别为31%、15%、14%、11%、12%和5%,近年来市场份额之和超过均85%。

在欧洲地区,代糖市场的品牌则主要为Canderel,Sweetex、Hermesetas和Splenda。从欧美市场的代糖企业分布来看,同糖类市场一样,存在很强的区域性。

图表7:2019年美国代糖企业竞争格局图表8:2019年我国部分代糖生产企业产能汇总(单位:万吨)

4、控糖行动”循序渐进

201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就糖摄入量指南草案公开征询意见,草案建议成人每天糖摄入量应控制在当日摄入总能量的5%,约25克左右,美国权威专家在《Nature》杂志上公开提出,糖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健康危机,“它好比另一种烟草,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25亿人,每11个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预测到2045年,全球将会有7亿人患有糖尿病。

降糖上升至国家管控层面,多数国家征税控糖。根目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均已将降糖提升到国家强制管控层面,并逐步制定和颁布针对高糖领域食品的征税政策,由此可见,食品健康和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这将会加速推进甜味剂代糖产业的发展。

图表9:各国征收糖税情况

2019年7月15日,中国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行动中强调了糖尿病在我国的多发性,并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同时提倡消费者甜味剂代替蔗糖生产的食品和饮料。

图表10:中国控糖相关政策及规划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制糖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制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制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制糖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制糖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制糖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3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