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加强人才培养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2019-06-26 14:46:5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844G0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育

2019年3月14日,中车旗下时代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大容量数据转储系统在成都机务段成功应用,实现了车载数据的高速下载,这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正式在全球率先迈入了5G时代。5G数据转储系统也可以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破除大数据智能运维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瓶颈,这也意味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一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背后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撑,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缺口依然存在,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育。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利量整体增长明显

任何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各省市政府的重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石,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在soopat网站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相关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在近年来整体提高较为明显。截至2019年3月25日,soopat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量为360项,专利公开量为591项,整体较“十二五”末有明显提高。

2012-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量及公开量统计情况

2012-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量及公开量统计情况2012-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量及公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技术发明以大学和企业为主

根据soopat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25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利数量为2578项。其中北京交通大学以160项专利位列第一,占专利总数的5.14%;中铁集团旗下的第四勘察设计院、上海工程局、中铁一局城轨工程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军位列前十。东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分列第三、第六和第八位。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TOP10统计情况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TOP10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中,大学和企业作为主要的研发主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随着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研发从大学向企业转移的趋势较为明显。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TOP10中,企业占据5席,大学占据4席,从专利数量来看,TOP10企业合计拥有219项专利,占比40.86%;四所大学拥有285项专利,占比53.17%;个人专利拥有量为32项,占比5.97%。

人才缺口较大,人才培育需不断加强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建设速度较快,这带来了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原机械工业部部长、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包叙定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着人才资源的问题,既有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又有人才能力欠缺的挑战。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按“十三五”新建投运3500公里左右测算,五年需新增从业人员21万人左右,而现有职前教育能力仅能满足一半左右;同时,人性化服务和智能化技术需求,对从业者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大力加强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提供更多更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为解决人才缺口,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发改委联合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导向,统筹考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对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规划协同、注重产教融合,加快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18年1月,上海交大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合作工作进行对接和探讨,这为城市轨道交通校企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是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重点发展方向。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及投资特性出发,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行状况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当前的建设情况、区域...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1q0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