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线上线下同步实现降本提效
便利店行业喜忧参半 怎样加快网点布局、拓展服务功能、扮靓咱们的夜生活?
买洗发水、吃快餐、购报纸杂志……小区门口24小时提供服务的便利店,是许多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也成为消费者夜间购物的便利之选。然而,数量不够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便利店满足人们夜间消费需求的能力。便利店怎样加快网点布局、拓展服务功能、扮靓咱们的夜生活?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便利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23%,便利店数量同比增加1.2万家,合计达到10.6万家,市场规模扩大至1905亿元人民币。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均实现增长。一二线城市是增长热点,但区域格局明显,全国布局尚未出现。中国便利店市场在盈利空间、商品结构、加盟机制及门店网络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55家样本企业日均销售额大约为5000元,利润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较大,便利店企业压力较大。
便利店火热发展的背后,是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转变。无论是加班工作,还是休闲娱乐,夜晚不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热闹的延续,生活和消费时间被拉长。24小时便利店提供的全天候服务,恰恰贴合了人们夜间消费的需求。
南北发展不平衡现状明显
24小时便利店提供的全天候服务,贴合了人们夜间消费需求。但就南北方不同城市来说,便利店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已接近日本的便利店发展水平。2017年,上海市便利店饱和度为3278,即每3278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广州市便利店饱和度为3076。而北京市便利店饱和度仅为9620,天津市便利店饱和度为15221,与人们的消费需求还有不小差距。
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南北差异,主要跟气候、生活习惯以及消费水平差异有关。南方城市到了晚上11点,商业气氛依然浓厚,但北方城市的夜间消费相对‘冷’一些。尤其是北方到了冬天,由于室外温度很低,人们回家之后不太愿意出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便利店的发展。
便利店发展共性难题突出 政策扶持亟需同步
便利店面积未必很大,但生活服务项目一定要全,开店位置一定要好。人工、房租、水电等成本一直是制约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这需要相关政策扶持。
便利店的核心优势在于便捷及时,满足人们最后一公里需求,否则就难谈‘便利’。一些国家的便利店大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吃、穿、用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同时还能提供取钱、打印、缴费等许多服务。相比之下,国内便利店的功能过于单一,离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差较大。
“小、全、近”,是便利店与其他零售业态的典型区别。便利店面积未必很大,但生活服务项目一定要全。同时,便利店通常开在街角、写字楼、小区等人流密集的地区,距离消费者更近,才能提供真正的便利。
人力、房租、水电等成本一直是制约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共性难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便利店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店铺资源加速稀缺,房租成本上升18%;人员流动性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上涨12%;水电成本上涨6.9%。
店租、人工、水电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再加上电商快速发展的冲击,给便利店行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吴海斌说,24小时便利店的初衷是为了更好服务消费者,但因为是24小时营业,人力和水电等成本是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扶持。
为了给便利店发展减负担,让便利店在空间上更贴近消费者、功能上更便民,今年10月,北京市商务委、发改委等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6个方面19条措施,推动便利店网点建设。
《措施》提出按居住项目规划10—20平方米/千人的标准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开放公共服务单位所属空间资源,在学校、体育馆、医院、地铁等单位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优化便民服务网点布局。同时,鼓励便利店新增多项便民服务,改革经营许可,如允许便利店开展非处方药零售等。对搭载蔬菜零售、早餐、针头线脑等便民服务的便利店给予租金补助。
北京出台的扶持政策切切实实考虑了便利店经营存在的困难。一直以来,选址扩店是企业经营的难点,此次开放学校、医院、地铁等公共空间,对整个行业是机遇。近几年,北京扶持政策在跟上来,便利店的发展环境改善了不少,企业更需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
APP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 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APP实现线上线下和物流连接,延伸便利店服务的时段和场景,提升了服务效率。线上与线下同步,APP与实体店并行,到‘便利蜂’买东西越来越方便了。
从门店发展情况看,近一两年夜间到客量持续增长,这让我们对夜间消费市场的潜力充满信心。便利蜂通过APP实现了线上线下和物流的连接,这种新零售模式延伸了便利店服务的时段和场景,有效提升了夜间服务的效率,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夜间需求。
基于手机APP的自助结算模式不仅节省了消费者排队的时间,也大大提升了门店的经营效率,降低了便利店在夜间经营的成本。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多元,夜间消费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便利店作为一个与消费升级同频的业态,市场正在逐步成熟,新零售时代智能设备的应用也为便利店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未来便利店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我国便利店发展呈现八大特点
1、增长速度快。便利店行业年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
2、市场空间大。一二线城市是增长热点。同时,区域格局明显,全国布局尚未出现。
3、盈利提升空间大。单店销售、利润水平历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
4、运营成本上升。租金、人工成本在2016年均呈现上涨趋势。
5、商品结构待提升。生鲜及半加工食品占比低,自有品牌占比低。
6、加盟机制不完善。加盟占比较低,三成企业尚未开展加盟,加盟管理较为松散。
7、数字化初见雏形。半数企业引入网购,网购占比约11%;移动支付技术普及,但使用率低。
8、会员体系有待加强。55%企业建立了会员体系,但会员维护、挖掘消费潜力等有待加强。
未来中国便利店发展将更加贴近目标客户群的生活方式,细分商品、店群或子业态;在商品组合上,将紧密围绕自有品牌、鲜食和半成品,建立商品差异性;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自建与合作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打造全渠道模式,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便利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便利店行业未来的发展...
p13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