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生物医药普及大势所趋 仿制药有望快速崛起

分享到:
 2017-07-11 14:27:5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403G0

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技术也逐渐与医药技术结合,催生了生物医药这一细分方向。如今,全球制药巨头都将生物制药作为了医药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争相开发这一市场。而我国,更是面临着制药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污染、高消耗的化学制药方式,其弊端已经逐步显现。

前瞻经济学人

而且,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药物,生物药的优势更加明显,由于直接作用于基因或细胞,因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

生物技术能够在制药领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物制药来自于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如激素与酶、单克隆抗体等,是从改变人体基本细胞结构的层面来治疗疾病。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经细分成多个细分方向,主要包括细胞治疗、重组蛋白与单抗药物这几个领域。而且在门类上,也有原研药与仿制药之分。

再者,仿制药作为有参照物的项目,生产成本、研发成本都比较低。也正是这种原因,让不少生物制药厂商都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生物仿制药成本低、价格低,但是却能够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上与原研药保持一致,因此往往更具市场潜力。2014年-2020年是我国原研生物药的专利悬崖临近期,这就为生物仿制药创造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在市场需求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各方已经将生物类似药当成一个缩减医疗费用开支、提高医疗水平的大好机会。尤其是我国,在医保控费的压力下,生物类似药这一细分领域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总体来看,生物制药领域的爆发节点,在于那些专利即将到期的单抗类生物类似药。以欧盟为例,2015年以前获批的生物类似药大多是重组蛋白,2015年以后则是单抗。而我国作为生物类似药研发项目最多的国家,更是要找准发展的重点方向,避免大面积撒网。

同样,从自身定位来看,生物类似药是为取代生物原研药而存在的,因此想要撼动原研药的市场地位,企业需要在市场推广与销售方面着重加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当下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而且其体量也在逐年扩大,生物医药产品未来将会在医疗领域占据主导。

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届时,生物类似药、仿制药将会成为医保降费背景下的受益品类。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物医药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0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