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未被达能接纳 乳制品企业短板在哪
达能公司日前将多家乳企业争夺的美国有机酸奶公司Stonyfield,卖给了法国企业Lactalis,伊利股份作为乳业巨头,却失之交臂,确实值得惋惜。不过,这也凸显出我国乳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伊利股份想要通过收购Stonyfield来完善自身的高端、有机产品线,通过与高端的低温酸奶公司合作,借鉴其管理经验与先进的低温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在高端有机酸奶领域布局。这明显反映出伊利股份对高端酸奶业务并不是很上心,一心只想着走“收购”这样的捷径,不是真心实意开拓高端酸奶业务的。即便达能公司将Stonyfield卖给他,未来在产品研发上的积极性估计也不高。这对西方那些对企业未来发展有洁癖的人来说,明显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而反观法国企业Lactalis,则在乳业领域布局较为完善,其实力作为欧洲第一大乳业集团自然不必说,产品除了较为知名的婴幼儿奶粉以外,也涵盖了液态奶、营养品及配料、黄油和奶油、奶酪等,产品布局明显要比伊利完善。估计达能也认同对方的这种健康生活、有机生活理念,才将Stonyfield卖给他。
纵观整个乳业行业,配方奶粉注册制的推出,并没有为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有实力的企业自然不拿这个注册制当回事,没实力的也都自动放弃这一市场。反观是酸奶这一细分产品上,倒是动作不断。多家乳业企业都于近期推出了酸奶新品,其中高端酸奶更是明显增多,一杯100克的酸奶卖到七八元已经不稀奇。
整个乳制品行业如今都进入了下行周期,而酸奶却能脱颖而出,不得不让人们注意到这一领域的投资价值。
首先酸奶的毛利率要好于其他品类,当然,最主要的是酸奶比其他乳制品更受市场欢迎。如今消费者对酸奶可谓是情有独钟,不管是为了取代甜食,还是为了新奇麦维、健康等因素,都为乳业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机会。
目前,乳业企业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会推出一些比较高端的产品,而酸奶,显然被他们当成了最具“高端特质”的品类。
当然,这也是有依据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当下各国的酸奶人均年消费量都较高,唯有中国仅为人均4.8千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因此,乳业企业将酸奶作为争相占领的战略制高点,其实方向是对的。
但是眼下层出不穷的酸奶产品,真的能把握这一风口吗?目前的酸奶品类,大多打着新奇口味、健康等标签,其实长久以往,消费者也会厌烦。因此,对于乳业企业来说,想要开拓这一市场,仍旧是任重道远。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乳制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乳制品行业未来的发展...
p36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