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可穿戴设备仍有想象空间 但发展方向需做出改变

分享到:
 2017-06-04 17:33:5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70G0

在谷歌眼镜出现后,可穿戴设备掀起了一轮发展热潮,但由于体积庞大或外形怪异,加上是非刚性需求,可穿戴设备很快陷入衰落,甚至呈现出噱头化趋势。不过,可穿戴设备并非全是绝路,仍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但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可穿戴设备发展至今,在消费级市场已经难有大作为,除非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诞生,如植入到人体内等。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智能手机在硬件、功能日渐成熟,完全可取代可穿戴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况且,数据分析及查看还要依赖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变得可有可无,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前瞻经济学人

在此背景下,可穿戴设备厂商正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一是朝智能服饰等新领域拓展,二是朝运动等专业市场发展。

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持续低迷背景下,以智能服饰为代表的新品类成为了可穿戴设备领域新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服饰等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及消费习惯,更容易打开市场。特别是传统服装业同质化竞争严峻,给智能服饰腾出了生存空间。

不过,智能服饰、智能戒指等新品类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认知度不足,远远不及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可穿戴设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除了拓展新品类,可穿戴设备也开始把目光朝向了专业领域,例如运动市场。对于体育运动项目而言,比赛、训练等数据分析必可不少,而这个前提是建立在数据收集上,恰好可穿戴设备最擅长的便是数据收集,两者结合顺理成章。

不过,虽然运动领域想象空间巨大,但实际推广并非易事。例如,在个人隐私方面,运动员会担忧自身生理数据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导致合约签订不公。再如,数据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传感器限制发挥等也是可穿戴设备向运动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说,可穿戴设备暂未到灭绝的地步,仍有充足的想象空间,但必须适时调整策略方向,不断拓展新品类、新市场,才能令可穿戴设备行业重焕新机,乃至重新走上增长轨道。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可穿戴设备行...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3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