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科研应用三方抱团 产学研基地建设面临挑战
近日,山东兖矿集团、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与山东大学三家单位,就光纤传感选择抱团,这也就意味着此后一段时期内,三家机构将会在理论、科研以及应用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激光检测、传感领域掘金。
企业的优势是商品化应用,科研机构精通于先进技术的攻关,大学则擅长理论性的研究。但是一个产业的形成,往往需要理论、科研与应用这三者的结合,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打通产业链条,不但拥有技术上的深度也有产业的广度!
毫无疑问,产学研模式在技术成果转化,快速形成产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经济与科技两方面的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如今,我国建立起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主要是将市场最为研究导向,将企业作为生产主体,将科研机构作为学术成果的主要来源,促进了科技、学术成果的转化,大力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产学研系统中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依存,教育的进步、科技的变革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腾飞,而经济又会对科技与教育形成反馈。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学研报告》的分析,产学研模式对于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图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价值体现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然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诸多益处,但目前在产学研合作创新领域,我国尽管有大量的理论性研究,不过仍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分类,也没有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划分。然而,确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实施方案,在促进其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虽然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已经展开了不少合作,相关部门也推行了数个试点工程,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分为实体模式、基地模式、科技园区模式、市场需求牵引模式、虚拟模式等等。
不过从我国产学研合作与基地建设的历程来看,大多数都没有很好的遵循这几种已成体系的发展模式,仍旧较为粗放,这样一来不利于我国产学研这一创新理念的良性循环。
p39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