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与中国农大携手在涿州打造世界级“农业硅谷”
2015·中国(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峰会暨百家农业龙头企业进河北活动9月26日在廊坊举办。记者从发展峰会上获悉:涿州市将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汇聚现代农业科技优势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农业硅谷”。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致辞。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2015·中国(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峰会暨百家农业龙头企业进河北活动本次活动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由河北省发改委、农业厅、科技厅、保定市人民政府、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永久致辞。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此次活动邀请了近百名业内专家学者和百家龙头企业家代表研讨交流。同时,还建立了由12名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智库”,并现场为4名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
当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雷茂良、中国水产科学院院长张显良、北京大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东敏、三全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陈泽民等还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汇聚农业科技优势资源,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加快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进行了专家学者对话,探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高新技术农业发展趋势与未来,为加快推动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把脉献策。
保定市市长马誉峰致辞。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此外,结合在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的高端农业门类,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与农业龙头企业家分三组进行交流洽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涿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涿州市市长王彦清介绍,涿州市积极完善规划、提升基础、夯实举措,提前做好协同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准备。以“解放思想、率先发展”为主题,明确了建设“京畿文化生态名城、世界城市功能新区”的发展目标,将涿州城市定位确定为“京南重要节点城市和首都卫星城”,功能定位确定为“两区一地一中心”,即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首都高端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首农集团董事长张福平在峰会上作专题报告。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据涿州市市长王彦清介绍,近年来,毗邻北京的涿州市在承接首都农业科研资源转移中率先突破,集聚了中国农科院、农业部相关研究院所、中国农业大学、北大农学院等一大批顶尖院校,科技自主创新及人才实力雄厚,正日益占据以知识创新和研发应用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此外,该市已经成为京南最大的企业化经营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园以发展精品设施农业为主,惠友三兴、绿源农业、百荣集团、润雅公司等18家企业参与蔬菜标准园投资建设。2012年起,涿州全面承担国家级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服务进园区、进生产基地工作全面推进。
专家学者主题对话。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涿州科技园占地21600亩,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实习基地。2002年10月18日,河北省政府与中国农大签订《合作协议书》,共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园区累计投资18.9亿元,先后建成了农业科教基地公共平台、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国家新品种繁育中心等10余个农业科技项目,涿州市和中国农大保持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创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省转化,把京津的创新优势变成京津冀的产业优势,2015年5月11日,河北省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共建协议,以中国农业大学涿州科技园区(省级)为基础,在保定市涿州开发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15·中国(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峰会暨百家农业龙头企业进河北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据了解,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农业硅谷”为目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一是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的国家级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食品工业、生物产业、农业休闲旅游以及农业金融、农业展览贸易和农业物流等。二是打造国际现代农业创新博览园。围绕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推广、教育培训和国际交流,打造世界农业科研、培训和合作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引领和服务支撑。三是打造中国农业科技田园新城。围绕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进行功能布局和设施建设,充分承接首都科教研发、产业化服务和生态居住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业要素集聚、生产加工运输齐全、生态高效农田环绕、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产城融合、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田园新城。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