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无人工厂探秘:工业机器人前景分析
近日,东莞首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设。据悉,由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开建的无人工厂首期将引入1000个无人机械手,目前已经100个机械手臂投入生产。无人工厂并非意味着工厂完全无人工作,而是指大量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替代,同时还将建立高度智能化的软件控制系统,少量员工将负责软件系统与中后台的管理,用以远程控制生产。
上述无人工厂建成后,可以压缩人工数量接近90%,工厂的生产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高。无人工厂的建设是中国东莞佛山等制造业重地“机器换人”战略的一大进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增长与人力成本提高,珠三角等地用工荒现象明显,用机器取代人工将成为发展新趋势,这也有利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崛起。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出工业机器人5.5万台,同比增长50%以上。工业机器人替代率为0.2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0.58%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劳动力短缺与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是工业机器人诞生的基础,而且我国正在进行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这更需要国产机器人产业崛起。
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约有250亿元,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库卡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是我国知名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不过,在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与安川电机四大外企影响下,我国本土机器人产业规模仅有20到30亿元。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国产工业机器人大有可为。本土厂商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实力,发力高端应用领域,并在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形成产业规模,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只有这样,工业机器人才会有飞跃式发展。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第一篇为现状篇:第1章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第2章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新形势;第3章分析了现有企业竞争态势及策略;第二篇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短期发展规划...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