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关于厦门市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提升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分享到:
 2020-12-11 17:01:33  来源:交通运输部 E1300

交通运输部关于厦门市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提升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厦门市开展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提升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规划函〔2020〕788号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申请审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试点任务申请书的请示》收悉。为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公共交通车路协同应用、打造立体化丝绸之路服务品牌、提升重点领域现代治理能力、提升运输服务智慧和绿色发展水平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发展枢纽经济、车路协同技术不同场景应用、“丝路海运”品牌建设、交通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告我部和厦门市人民政府。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在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加强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

2020年10月31日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厦门市试点任务要点

一、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

(一)试点单位。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翔安机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强化区域公路网联接能力。有序推进厦门第三东通道和南石高速联络线等项目规划与建设,加强厦门本岛、泉州与厦门新机场有效衔接。

2.提升陆路货运枢纽功能。推动沈海高速厦门段与前场物流园陆路货运枢纽连接通道建设,强化前场物流园区与沈海、厦蓉高速、G319国道、G324国道等相关国省干线有效衔接。

3.构建厦门北站高铁枢纽体系。有序推动厦门北站高铁枢纽规划建设,打造区域高铁客运枢纽,强化辐射东南、华南和华东地区能力。加强高铁枢纽站与高快速路、国省干线及城市干道重要节点衔接。提升高铁与沿海通道联接能力,强化高铁枢纽站与城市轨道、城市公交的衔接,构建综合立体换乘体系。

4.建设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立机场快速集散通道体系,优化陆侧交通资源,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机场集疏运体系。

5.发展枢纽经济。加快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提升区域对外开放能力,增强厦门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能力。依托厦门新机场,积极发展空港经济新模式。加强厦门港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港城一体化发展。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厦门北站高铁枢纽、前场物流园陆路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基本建成。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城市人口集聚区覆盖度显著提高,在枢纽与产业、居住功能区的有效衔接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意见指南等相关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成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城际铁路网与城市轨道交通网有效衔接,厦门北站高铁枢纽周边资源实现高效开发利用。在国省干线公路与城市交通网顺畅衔接、港城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意见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

二、公共交通车路协同应用

(一)试点单位。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系统应用。探索推动实时车路协同、超视距防碰撞、智能车速策略、安全精准停靠等技术应用,促进BRT系统与车路协同系统融合发展。研究推动北斗导航在安全、效率、节能等城市公共交通重点领域应用。以车用无线通信技术(C-V2X)为基础,加快推动部分BRT路段试行自动驾驶,完善BRT应用场景。

2.城市场景车路协同应用。以BRT车路协同测试为基础,加快推动城市普通公交、消防车、物流车、出租车、清扫车等车路协同应用,扩大智慧高速、港区(空港)、景区等场景应用程度。

3.夜间智慧物流配送应用。充分利用BRT道路资源,以无人轻型卡车为载体,强化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探索推动夜间L4级智能物流测试。

4.车路协同商业模式探索。加快推进C-V2X无线通信频段许可,积极开展频段规划和路侧网络建设。充分考虑现有ETC系统,推进高速公路场景下货运车辆自动驾驶安全辅助、车辆编队、交通信息实时提醒等应用。以集美区具备C-V2X网络覆盖的智慧站台建设为依托,提升群众共享出行服务能力,探索按服务收费商业模式。

5.产业集群发展。有序推动“5G+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智慧交通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打造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车路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积极推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设自动驾驶研发平台。探索推动成立“车路协同产业基金”,发展车路协同关联产业,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探索建立车路协同平台,推动智能汽车、道路基础设施、通信基站、车联网平台等信息交互与数据应用。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集美区部分公交车站间智能网络建设和快速公交路段路口C-V2X车网通信、车车通信设备部署,实现部分路段BRT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测试与应用,在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快速公交(BRT)—车路协同技术基本实现推广,在城市、物流等场景车路协同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工作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基本建成“5G+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车路协同相关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在车路协同城市场景应用方面取得典型经验。

三、打造立体化丝绸之路服务品牌

(一)试点单位。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元翔(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快发展中欧班列通道经济。提升公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完善重要节点一站式服务。以“海铁联运+过境运输”为重点,加快推动中欧班列通道沿线关联产业发展。探索开行汽车平行进口班列,打造跨境电商物流通道。

2.积极建设“丝路海运”品牌。提升“丝路海运”运营质量,研究制定“丝路海运”高质量服务标准,完善“丝路海运联盟”机制。拓展“丝路海运”航运网络,鼓励航运企业开行、加密“丝路海运”航线,加大沿海内支线建设力度。拓展“丝路海运”物流服务链条。加快港口多式联运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厦门邮轮港口综合服务及保障基地建设,完善厦门港航运基础设施。优化“丝路海运”营商环境,提升口岸服务,有序推动“丝路海运”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能力。

3.大力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积极推进“24小时过境免检”和通程航班政策实施。创新民航中转产品,推动隔离区内各流向(国际、国内)高效互转,提升中转智慧发展水平,提高旅客中转体验。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丝路海运”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能力有效提升,厦门机场国际中转能力和质量显著提高。在“丝路海运”品牌建设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指导意见、工作指南等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 “丝路海运联盟”影响力显著提升,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水平有效提升,基本形成“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有机衔接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实现“丝路海运”服务链条深度延伸。

四、提升重点领域现代治理能力

(一)试点单位。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改革。加快推动审批权限下放,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畅通跨部门信息共享渠道,提升道路许可、从业资格等领域便民度。推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提升交通政务服务能力。大力建设“全程网办”工程,拓展“E政务”网上业务。加强与公安等系统信息共享,精简中间环节,压缩审批审核时限。加大服务站点布局,推动“E政务”向社区延伸。探索在地铁站点、客运场站、社区超市等地设置自助服务终端。

3.深化交通运输安全责任体系改革。明确监管责任边界,完善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用奖惩机制,强化联动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快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部门应急预案,推进道路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企业风险响应机制,提升事故先期处置能力。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防灾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应用。

4.打造文明公交品牌。加强交通文明制度设计,构建交通文明制度体系。规范公交驾驶行为,引导公交车安全驾驶、绿色驾驶、文明驾驶,打造“礼让斑马线”品牌。加快建设“智能公交安全节能行车诱导系统”,提升公交运营科技水平,提升安全驾驶系数。

5.加快打造高水平交通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保障体系,优化交通运输人才布局和结构。加大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业态人才培育支持力度。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交通运输人才库。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深化,形成交通工程行政审批“简化审批”项目清单,出台交通工程变更审批管理办法,行政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完成“E通百通”服务升级,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人才体系初步建立,人才队伍有效壮大。

通过3—5年时间,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E政务”服务品牌基本建立,行政服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人民满意度显著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完成改革,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成。文明公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交运营文明程度、安全程度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在构建“人才强交”配套政策体系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意见指南等政策成果。

五、提升运输服务智慧和绿色发展水平

(一)试点单位。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现代物流。完善物流发展政策体系,推进城市货物运输、城市配送、物流产业等相关领域协同发展。以“智慧物流”为重点,推动配送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增值服务能力。提高城市末端配送车辆智慧管理水平,探索推动末端无人配送。优化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打造绿色物流通道。大力更新绿色运输工具和装备,加快新能源设备和车辆推广使用。加快提升城市配送绿色发展水平。

2.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网约车标准体系与政策体系,健全网约车信用管理,推动网约车平台线下管理公司人员和驾驶员全部纳入信用管理。推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规范化发展。大力发展道路客运定制服务,提升道路客运服务品质。探索推动互联网+公交发展。创新网络货运模式,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加强经营者考核,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强化信用评级,推动分级管控和差异化管理。

3.智慧公交。建设城市公交综合大数据系统,推动公交智能化运行分级决策支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整体效率。加快推进掌脉识别等快捷通行技术及设备在轨道交通应用,探索推广无接触式通行,全面提高地铁闸机通行效率,提升城市轨道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4.绿色交通。以绿色建造、绿色经营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大力发展绿色道路技术。以枢纽(站场)宏观选址、布局工艺、建筑设施、场站设备、运营管理为重点,积极推动绿色枢纽(站场)研究。以提高城市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为重点,推动绿色城市客运发展。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现代物流发展初见成效,物流行业智慧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城市公交、轨道交通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行效率有效增强。网约车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在网约车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意见指南、技术标准等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物流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配送效率不断提升,在智慧物流发展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指导意见等政策成果。在分时租赁、网络货运发展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形成意见指南、标准规范等政策成果。绿色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长效机制,在绿色道路、绿色枢纽(站场)、绿色城市客运发展等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建设技术指南等政策成果。

物流项目规划设计

推荐报告REPORT

3000+精品报告大全 »

Copyright © 1998-2024 前瞻产业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J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