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高频消费场景渗透加强
消费金融定义与分析范围
消费金融是指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消费信贷一般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借款人发放的以消费(不包括购买房屋与汽车)为目的的贷款。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共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新兴消费金融是指传统的以信用卡、车贷、房贷等为代表的消费金融,既包括含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包括部分线下消费金融。
消费信贷支撑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20.1万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达31.5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5.8%,占贷款余额26.2%。2010-2017年间,住户消费性贷款由7.39万亿增长至3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1%,消费贷款在贷款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消费信贷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2010-2017年中国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及占总贷款余额比例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消费金融公司迎来盈利大爆发
2017年,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迎来盈利大爆发,整个行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捷信作为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2007年入驻中国,由派富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成立较早,集团优势明显,其营业规模和收入水平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相较而言,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虽远不及捷信,但通过线上运营的方式缩小了成本,仅用两年时间就在净利润上实现反超,逆袭捷信。
中银消费金融依靠良好的资金渠道(中国银行)和良好的获客渠道(2345贷款王)在净利润上领先行业;
2017年各消费金融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背景——与美国相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中美消费信贷市场对比消费金融发展背景——与美国相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1/5)从中美的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上看,截止2017年国内消费信贷余额仅有美国的40%,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2倍,人均消费信贷仅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从消费信贷余额占GDP比重看,中国仅占12%,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20%的平均水平。随着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国内消费金融发展潜力得到释放,消费金融将再现蓝海市场;
2013-2017年中美狭义消费信贷余额及占GDP比例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80、90后成为消费人群中的主力
随着国内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保体系的逐步健全、消费环境的逐渐改善,消费者开始敢于消费也愿意消费。短期消费性贷款占比逐渐增加。消费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房贷、车贷外的短期贷款由2010年的12.7%增加到2017年的21.6%。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消费模式逐渐升级。
从消费需求来看,消费主体的消费观念由“价格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消费档次向中高端转移,线上电商中高端消费占比90%以上。提前消费、信用消费的意识不断加强。
从消费金融市场供给端来看,各电商平台、互联网分期平台、持牌机构都在以自身资金、渠道、技术等优势为依托,向应用频率高的消费场景拓展,从十几年一次的房贷、车贷到频次为几天或几周的小额、高频的消费场景。
“大智云移”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消费金融行业的深度结合促进了消费金融场景的拓展与范围的延伸,传统消费金融无法覆盖到的长尾客户成为新兴消费金融的主力。以邦盛科技为例,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信贷业务的生命周期,与业务紧密相连,实现全流程风险管理目标。
向高频消费场景渗透
从消费金融市场供给端来看,各电商平台、互联网分期平台、持牌机构都在以自身资金、渠道、技术等优势为依托,向应用频率高的消费场景拓展,从十几年一次的房贷、车贷到频次为几天或几周的小额、高频的消费场景。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环境、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特征,行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行业典型企业经营模式...
p2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