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市场分析:发展迅速引资本布局,监管、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聚合支付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无论使用微信、支付宝还是百度钱包、京东钱包等,只需扫描同一个二维码便可实现付款,这种运用集成技术为商户提供一点接入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即为聚合支付,也被业内称为“第四方支付”,其为用户收付款提供了便利。
伴随聚合支付的广泛应用,消费者被盗刷、非法平台涉嫌洗钱等不时被曝出。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监管层在聚合支付发展之初就已发布了相关的监管条文和自律规范,但随着行业向纵深发展,聚合支付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推动聚合支付新的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明确行业准入等。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聚合支付服务商业务外包需进一步规范,对于违规开展聚合支付机构的整治办法也需进一步细化。
1、聚合支付发展迅速 资本竞相入局
聚合支付行业的发展驱动力是多方面的,一个是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兴起,同时带动了聚合支付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移动支付、跨境支付板块的上升,对聚合支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规模方面,我国聚合支付交易规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虽然聚合支付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但发展依旧处于较快速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聚合支付交易规模为28.1万亿元,同比增长26.58%.初步估算,2018年聚合支付交易规模为34万亿元。纵观全局,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增长速度大于用户规模增长速度,说明聚合支付市场使用频率开始加快。
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聚合支付市场将会迎来一定的利好局面;同时由于跨境电商的普及以及第三方支付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增加了聚合支付的应用场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我国聚合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突破80万亿元,六年间年均复合增速可达20%。
2015-2023年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聚合支付发展迎来高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与聚合支付相关的投资超过10笔,金额超过20亿元。阿里、京东等巨头也加速入场。与此同时,聚合支付服务模式向纵深发展,衍生出更多增值服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聚合支付起步于2014年,爆发于2017年,由于两大巨头“互不兼容”,这一能够聚合所有支付通道的模式逐渐被商家和消费者广为接受。聚合支付位于支付行为的入口处,在拓展商户时,各大支付机构都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贴和激励,因此发展势头不断加速。2017年,随着银联与银行在移动支付的纷纷入局,聚合支付变得更为重要,并催生了又一次波峰。
“相较于其他的支付方式,聚合支付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兼容性和流量特征。兼容性在于其理论上可以融合所有的支付方式于同一入口,消费者在扫码后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其流量特征在于,聚合支付是消费者进行支付时的第一入口,任何支付行为都要经过这一入口,这就天然给聚合支付机构带去了流量。”黄大智说。
值得注意的是,聚合支付正吸引巨头加速布局。日前,京东数科收购了聚合支付服务商哆啦宝。哆啦宝官网显示,哆啦宝是京东、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联云闪付的核心服务商,2016年服务商家数达10万家,2017年日交易突破200万笔。在被京东数科收购前,哆啦宝已经完成数轮融资,累计超过6000万元。此前,阿里巴巴也投资了收钱吧。
与此同时,聚合支付持续渗透,服务模式也向纵深发展。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聚合支付已经在支付工具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层次服务,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比如交易服务返佣、理财等增值服务,广告投放等定向服务。
2、违规操作 非法平台搅局
记者注意到,近日,公安部公布一批全国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福建警方破获一起利用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帮助境外赌博网站进行“洗钱”案。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一些非法的“第四方支付平台是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套取、漂白非法资金的所谓‘绿色通道’,社会危害严重”。此前,重庆警方还破获一起在超市收银处专门盗刷微信资金案件。作案者利用某聚合支付APP,在顾客背后通过手机扫描付款码,输入收款金额,每次可盗刷数百元资金。
专家表示,洗钱、盗刷等现象,反映了聚合支付业务的不规范。一方面,当前聚合支付企业本身并不需要牌照,给一些聚合支付服务商违规开展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比如部分聚合技术服务商无证从事支付结算业务,部分服务商违规截留商户结算资金等,还有一些服务商违规采集、留存商户信息,甚至泄露商户身份、账户等。”张叶霞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规定,聚合支付只能进行资金的“转手”,而不能从事商户资质审查以及资金结算等业务,不过当前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审核权限等违规外包给聚合支付平台,由于聚合支付平台不具备审查权限和能力,因此导致了“二清”等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3、监管在途 行业准入将规范
对此,专家表示,在聚合支付行业发展之初,监管及协会层面就已经就聚合支付发布了相关的自律规范和监管条文。不过,随着聚合支付向纵深发展,行业在事前准入、事中监督、事后处罚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2015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范》,强调收单核心业务不得外包的原则,并确立了下一步建立外包服务机构备案以及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的目标。2017年,央行发布《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切实承担收单主体责任,不得将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测、密钥管理等业务外包。2018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聚合支付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并提出了关于聚合支付技术平台的基本框架。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方面,目前关于聚合支付仍然缺少标准的法规、条文,行业自律等规范欠缺法律层面的效力。同时,聚合支付作为支付行业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尚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推动聚合支付新的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明确行业准入等安全要求。此外,张叶霞还表示,关于聚合支付的技术安全规范也有待落地,聚合支付服务商业务外包规范还需待政策进一步说明,对于违规开展聚合支付机构的整治办法也有待细化。
“整体来看,聚合支付的前景仍然向好。聚合支付有望在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未来市场集中度也会有进一步提升。”张叶霞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监管趋严 聚合支付管理新规制定中)。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聚合支付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聚合支付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聚合支付行业未来...
p38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