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民营医院行业市场分析:利好政策助力发展,推进“医养结合”新模式发展
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
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增加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供给、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也能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等一系列利好举措。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医疗保障局、中国银保监会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严控公立医院数量,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2018年以来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数量来看,我国社会办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营医院数量快速增长。而公立医院数得到了有效控制,五年间减少了1364个,2015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正式超过公立医院,数量达到14518个,此后更是拉开距离。截止至2017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增长至18759个,2013-2017年,我国民营医院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48%。进入2018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达到了20977个,而公立医院数量仅有12032个。
2013-2018年我国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事实上,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增加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供给、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也能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等一系列利好举措。但是近年来,许多不法分子开设“骗保”“莆田系”等医疗事件屡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使得民营医院公信力大幅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市场,无疑给医疗卫生市场带来了一缕和煦的春风,让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公私合营医院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例如,如果允许保险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市场,有助于保险公司改变以往仅能控制健康保险的承保风险,无法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增加风险的不利局面,有助于保险公司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利好政策助力民营医院行业驶入“快车道”
《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社会办医能力需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品牌信誉等问题应显著提高,打造一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机构,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社会办医方面急需走上健康发展快车道。
事实上,《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社会办医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包括支持社会办医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强化对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等内容。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金春林表示,文件相对以往比较实在,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仅明确了鼓励社会办医的目的、意见与原则,还指出了鼓励社会办医的七个重点领域,细化了社会办医准入条件、简化了审批程序等制约社会办医的瓶颈问题。同时从人力、医保、新技术新产品上市、财税和投融资多角度提出了政策支持。
据了解,此次《意见》的出台,无疑是给社会办医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在医疗市场上,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任何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社会办医的发展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促进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民营医院该如何发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立医院汪医生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医院的发展应从提质增效做起,往往是因为缺乏技术优势而使得自我盈利能力差,在运营中剑走偏锋,导致不规范以及医疗事故时有发生。
此外,在民营医院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两方面:
一方面,民营医院应不断吸纳人才。有数据显示,超过90%的民营医院很难招到心仪的医疗人才。而且,民营医院医疗工作者人员流失率也较高,民营医院很难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
另一方面,民营医院以利益为中心,虚假宣传,大病小治,不良医疗行为的出现,令社会民众对其缺乏普遍的认同感。虽然从长远看,放宽民营医院准入的政策门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而言,可能更需要帮助民营医院提质增效,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也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而这正是进一步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基本前提。
山东省政协委员曹京敏认为,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从总体来看,一些长期困扰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他建议政府要从政策和监管层面给予民营医院更多扶持和帮助。
事实上,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的同时,政府的职责是加强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对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公私合营医院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监测、评估医院提供服务的质量,以防止政府失灵带来的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问题,以防止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发生。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社会办医的监管而言,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有效监管,我曾经有一篇文章《养老金监管法经济学分析》,提到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是监管最有效的点。事实上,现实中不太容易达到最有效的监管区域,所以关于社会办医的监管,目前来说我们大部分监管是不足的,效率不够。而且还存在小部分地方监管过度的现象,所以导致了近几年我国的社会办医发展较缓慢。
而此次《意见》出台,明确了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加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加速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人才储备库,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重点科系建设,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助力我国社会办医驶入“快车道”。
社会办医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健康与养老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而“医养结合”新模式已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产业,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根据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剧。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4亿,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1亿,占总人口17.3%。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49亿,占人口比例的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亿,占11.9%。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性难题,已然成为我国需要重点考虑的民生问题之一。
2010-2018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的养老现状面临着养老机构不足、养老服务设施滞后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为提升我国的总体养老水平,我国养老模式随着民众养老需求的变化,应多元化发展。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表示,医养结合,医是基础,养是核心。当前的医养结合主要有四种模式: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养老机构内部与医疗科室之间的合作、医疗机构内部老年科和老年护理床位之间的合作、设立专门的医养结合机构。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绝大部分还处在散户经营、拮据亏损的状态,医养结合还是一节节散乱的链条,一些关键链条还有些缺失。
针对“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卫生健康、民政部门表示要分别负责对“医养结合”机构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及内设医疗机构实行备案制后,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指导、监管和考核,民政部门要创新养老机构管理方式,建立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制度,共同推动提升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胡继晔表示,医养结合的核心是养老院。在养老院中,对于那些危重病人,或者是已经到临终关怀的阶段的老人,医养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事实上,很多养老院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医院执照很难办理。而这时候就需要监管部门以及不同的政府机构,从实际出发,简化手续,做到养老院和医院真真正正地结合。其次,在参观养老院的时候,养老院负责人提出,目前养老院不能够做抵押,甚至私人养老院房屋也不能抵押,这样实际上会造成出现资金流方面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当前亟须考虑的。
新形势下的医养结合,要树立健康理念,探索并建立一个完善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居家生活老年人生命及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医养结合成为新动向 民营医院将迎黄金发展期)。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民营医疗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民营医疗行业未来...
p28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