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产经资讯

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分析:信息安全风险亟待解决,严监管政策规范化发展

分享到:
 2019-03-21 16:46:2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362G0

人脸识别技术优势凸显 但也存在一定隐私风险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人脸识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利用人个体面部特征的区别,被多家银行以及金融科技机构广泛运用。近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宣布正打造“人脸识别+客户标签”的智能化数据应用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客户金融服务的融合。除邮储银行外,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布局人脸识别技术。不过,更让人担心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存在一定的隐私风险,而用户指纹、声纹、面部特征等信息被采集后如何储存与运用,如何防止数据泄露等问题仍待解决和规范。

人脸识别成“新宠”

2017年12月底,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开立服务时,有条件的银行可探索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其他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核验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至此,人脸识别终于得到了“准生证”,成为各家银行的新宠。近日,新晋国有大行之列的邮储银行正式宣布打造“人脸识别+客户标签”的智能化数据应用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客户金融服务的融合。目前包括中、农、工、建、交、邮储银行在内的六大国有行以及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在内的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布局人脸识别技术。

“顾名思义,人脸识别技术就是识别面部信息,本身并没有太多隐私。但是,这背后关联着被识别人登记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地址、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介绍,当前,银行等很多App都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登录。但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相关人脸信息被坏人收集,是否会被用来干违法犯罪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同时,计算机、光学成像等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人脸识别行业市场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已达17.3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增长超20亿元,达到21.9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达到27.6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34.5亿元,并预测在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超40亿元。

如果说2014年是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转折点,使人脸识别技术从理论走向了应用,那么2018年就是人脸识别技术全面应用的重要节点,“刷脸”时代正式到来。从目前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来看,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金融、安防以及考勤/门禁。

2016-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2016-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占比统计情况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信息安全风险仍待解

人脸识别确实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更让人担心的是,人脸识别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隐私风险。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谈剑锋在提交的一份题为《关于加强大数据风险防控,以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到,大数据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是存在严重风险的,如将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应用在互联网身份认证就非常不安全。“密码丢了可以换,但生物信息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泄露,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张脸。” 谈剑锋说道。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孙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图片未经允许在公开场合被传播、图片被窃取用于分析个人的面部和生理特征、图片被PS软件伪造修改后进行造谣生事、人脸识别数据和时间以及位置结合又会暴露个人的行踪信息,人脸识别数据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情感分析技术用来分析个人的情感信息这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从法律层面来看,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指出,人脸识别领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缺少行业规范,立法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当用户权益受到损害时,很可能因技术原因难以取证,也缺少向有关责任主体索赔的法律依据。希望有关部门将生物技术领域的立法提上日程,确定技术使用的合理范围,划定权利和责任的边界。

对人脸识别领域如何规范?——建议制定数据保护清单

对人脸识别领域如何规范?孙扬进一步指出,对于个人数据的收集、保存、使用和共享等步骤和数据要素,都要制定标准规范。要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从很细致的程度严格规定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比如不允许随意向营销机构分享个人联系方式、不允许如果使用App就要强制收集一些个人信息、最小化个人数据收集、收集个人数据必须获得个人的显式同意、个人数据保存时间必须明确最小化、个人数据保存必须去标识化、个人敏感信息必须具备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个人可以发起个人信息删除等。

王诗强也提醒,监管应出台明确的监管规定,对相关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持牌经营,对于使用相关技术的企业禁止利用人脸信息从事非法业务,在收集信息前,明确约定使用范围,比如仅用户登录使用。建议从政府层面制定数据保护清单,严控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内的数据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切断风险源头;对互联网企业的信息采集进行严格地管理规定,只可针对企业产品的特性进行必要的数据采集,不得额外过度地采集用户数据。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脸识别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脸识别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脸识别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3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