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强化避暑供给侧改革
避暑经济是以气候资源为依托,以避暑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展开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避暑经济本质是气候经济。依照对气候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关联紧密度,以及避暑经济体系的推进秩序,可以将避暑经济体系划分为三个层级: 核心产业圈、主体产业圈和延伸产业圈。
国人避暑纳凉的习俗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避暑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近代以来,更有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和北戴河、庐山、鸡公山、莫干山“四大避暑胜地”。事实上,知名避暑旅游目的地无不体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特点。因而,不少地方开始大力发展“避暑经济”,着力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比如,以冰雪为卖点的吉林省,凭借44.3%的森林覆盖率、22摄氏度左右的夏季平均气温,吸引游客盛夏时节“一路向北”,让“凉”资源“火”起来。
避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避暑旅游已是暑期旅游的大趋势,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年5月底、6月初以避暑为关键词的搜索激增,至7月中旬达到峰值。近三年中国旅游研究院主要客源地实地问卷调查发现,80%以上的居民暑期计划出游1-3次,一半以上的受访居民计划出行天数在3-7天。家庭游是主要的出游组织方式。预计今年避暑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按国内游人均消费1000元推算,避暑旅游消费将达5000亿元。但也要看到,多数避暑旅游目的地生活配套及医疗配套水平还比较低,旅游服务水平也比较落后,交通不便、餐饮特色化和档次不够、日常休闲娱乐活动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
2018中国避暑名山榜
在2018年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吉林长白山排名全国第一,被誉为万尊显通的山西五台山排名第二,安徽黄山排名第三。十大避暑名山还有四川峨眉山、云南玉龙雪山、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四川曾家山、河南鸡公山以及贵州乌蒙山韭菜坪。
适时组织编制《全国避暑旅游发展规划》
结合区域工作,依托丰富的避暑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对接旺盛的避暑旅游市场需求,适时组织编制《全国避暑旅游发展规划》,开发避暑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避暑旅游目的地和避暑旅游发展带,打造一批夏季气候凉爽舒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高、综合风险低的避暑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
避暑强化供给侧改革,满足避暑旅游市场需求
依托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开发有地方特色、凸显避暑内涵的旅游产品,特别是避暑休闲度假产品。挖掘避暑文化,增加高端避暑旅游项目供给。加强制度供给,严格落实带薪休假,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合规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避暑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推动“避暑旅游+”,促进融合发展
中小学生是避暑旅游的主体,要大力推动避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是避暑的主要形态,要着力推动避暑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大力推进避暑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演艺。康养是避暑的宗旨,要大力推进避暑旅游+康养。伞、太阳镜、饮料等是避暑的物质保障,要大力发展避暑旅游+装备制造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延长避暑旅游产业链。
发展分享经济,妥善处理夏季的旺与其他季节相对的淡之间的关系
避暑旅游目的地旅游设施往往夏季供不应求,其他季节供大于求,供给时空不匹配给避暑旅游目的地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应发展分享经济,采取类似青海西宁社会宾馆(采取政府补贴和统一监管的方式,将民房临时转为宾馆商用)的做法,引进Airbnb、途家等平台,整合社会闲散资源缓解供需矛盾。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紧抓旅游产业发展所需,采用科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全面而准确地为您解决行业发展之所急,企业发展之所需!报告运用产业发展阶段理论判断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
p1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