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品定价悬殊脱离成本
基因数据解读分析的核心就是,首先要找到基因组数据和表型组数据,或者基因组突变数据与疾病数据之间的规律,然后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数据去比对现有的基因组与表型组/疾病组规律,首先事先疾病风险预测以及提早防治。
基因检测毛利率超70%
3000元左右基因检测套餐,给代理商价格两三百;中源协和基因检测毛利率超70%,华大基因代理模式毛利率74%.
基因检测发展现状
3月份,美国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获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提供特定的癌症基因检测 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基因检测行业监管进一步放宽。同一天,立足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国内公司23魔方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1亿元人民币。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已有超过230家从事基因检测相关业务的企业和机构,其中70%左右的企业主要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未来五年我国基因检测复合增速在35%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300亿,更长远的潜在市场过千亿。
不过,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基因检测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市场上的基因检测产品,费用从几百到上万,还有不少检测公司号称可以检测出儿童未来的歌舞绘画“天赋潜能”。
由于基因检测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未知的领域,造成了有些检测公司赚信息不对称的钱。而对于宣称可以测出绘画跳舞等‘艺术天赋’的基因检测产品,更多是一种噱头,并没有足够多的科学依据来证明这些天赋和基因有绝对的关系。
一些基因检测公司招揽代理商,代理商利润可以到70%-80%,甚至更高。达安达瑞一位招商经理称,公司单个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市场价在 3000元左右,给代理商的价格只要两三百元。工商信息显示,达安达瑞由新三板公司达瑞生物100%控股,达瑞生物的大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达安基因。
基因检测价格悬殊,定价脱离成本
基因检测产品价格从几百到上万皆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产品定价明显脱离实际成本。
目前基因检测市场包括疾病、产前孕前、司法领域和面向消费者的消费级检测。其中疾病检测特别是肿瘤探测应用最为广泛,而消费级检测还在培养市场的阶段,因此也出现很多良莠不齐的企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基因检测分低通量和高通量两种检测方法,其成本计算也不一样。低通量检测就是一个基因位点一个基因位点去检测,检测的基因位 点越多,成本就越高;而高通量检测一般是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多少位点都是一个价,但需要消耗基因芯片。一张基因芯片的实验成本在200元左右,但还要加上研发、推广以及寄送唾液样本的物流成本,499元的价格基本上不赚钱。
以单个基因位点的价格计算,低通量基因检测的成本一般要十元到二十元;但如果使用PCR方法、基因芯片和二代测序,可能一个位 点平摊下来只有几毛钱、几分钱甚至更低,当然,不能单独拿位点数来定义检测成本,因为做一个位点,也是一个实验,做一千万个位点,也是一个 实验。主要的成本还是在于技术方面,一张基因芯片的成本就远高于PCR。还要再加上人力、设备、对应的耗材以及时间和管理成本。
高通量的检测产品单一位点的价格则非常便宜。如微基因的WeGene检测套件在宣传页中表示,其可以提供超过1000万的基因位点数据下载,价格为 499元。微基因采用的测序技术为基因芯片,采取类似技术的还有23魔方和国外公司23andMe,前者价格也为499元,后者价格则为99美元,折合人 民币约为627元。照此计算,高通量检测产品每一基因位点的销售价格只有0.00005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基因检测监管有待加强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职责是审查和规范基因检测机构的资质,国家食药监总局则对基因检测链上的仪器、试剂、分析软件进行监管。基因检测涉及的伦理、隐私、遗传信息保护和生物安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明确和统一的监管。
我国传染病类的基因检测试剂有明确的监管政策,但对于涉及遗传类或肿瘤相关的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尚未有明确的统一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一些基因检测产品定价混乱,消费者不知内情的原因之一。
不论是监管、定价还是对基因的了解,我们都还处在初创时期,基因检测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基因测序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基因测序行业未来...
p6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