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当前位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产经资讯

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资金助力农业发展

分享到:
 2018-05-17 10:49:4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70G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理念与办法来组织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推进农业的纵向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国邮储银行发布《加强农业产业化领域金融合作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引导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与邮储银行信贷资金有效对接,利用邮储银行农村基层网点较多、服务“三农”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程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生产主体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只有简单的扩大生产需求。在推进产业化之后,整个产业方式的转型升级必然面临着加大对基础设施、原料加工、固定资产的投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行业总产值达到10222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2015年我国农林牧渔行业总产值达到107056.4亿元,2016年我国农林牧渔行业总产值达到112091.3亿元。

农业产业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农业产业化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建设、龙头企业原料收购、农户临时性生产资金需求等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那么,目前我国金融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如何呢?

程郁认为,从目前我国现有的金融条件来看,还无法满足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的资金投入。现在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给农业的只是一些小额、短期的贷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额短期贷款的需求,一旦涉及到大的设施,如土地的长期租赁等投资,金融机构很难提供。

“农村金融改革是这几年农村改革中最难突破的一方面,虽然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这方面着墨较多,但是实质性的改变还是比较少。”她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银行不认可农村现有的抵押资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一直在推进抵押贷款试点,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从效果来看,在一些点上有所突破,但是如果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还很难,而且在具体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困难,很难满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固定资产投资等生产需求。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现在整个金融改革是从合作金融逐步向商业化改进,而商业化改进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很严格的要求。如果农村的抵押资产不能作为可偿还资产来源,金融机构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出于自身的风险考虑,不会轻易向农村发放贷款。所以,如果金融制度的设计不发生根本性改变,想要突破还是比较困难。

相对其他银行来说,邮储银行的资金量比较充足。但是在农村的金融业务中,邮储银行存款多,放贷量却很小。其原因是金融制度的约束。事实上,银行很看重农村市场,想积极拓展农村的业务,但是受监管环节的约束,导致银行只能往上存,不能往下贷。

“这个目标的设定比较宽泛,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实际上,我觉得政府应该有一个强制性约束,严格设定央行及其下属银行对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将当地所有存款收入用到当地的发展当中。也就是说,只有改变资金逆流,农村地区才能得到发展。”程郁认为。

程郁认为,由于邮储银行也要受央行、银保监会的监管,灵活度较低,虽然在加强农业金融服务方面已经有一些探索,但是还是比较少。此次《意见》中提出的这些措施已经形成一些政策导向,能够指导邮储银行在农村大规模吸储,再下沉到农村放贷。

“原银监会在中央提出乡村振兴以后,出台了一些对农业金融业务的特殊监管措施,这说明监管已经开始松动。目前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说明上层制度的设计已经做好,还有一些基础业务需要进一步探索。虽然在这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如果未来这两方面能够互相配合,才会真正解决现在农业产业化领域面临的金融问题。”程郁说。

《意见》提出了双方合作的任务目标,力争2018年实现邮储银行涉农贷款净增1000亿元以上,三年内实现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100个农村项目的开发,授信金额达到1000亿元;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跨越,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国际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经验;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农业产业化...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31q0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报告库

研究员周关注榜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关注我们
前瞻网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