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云轨”业务 对轨道交通发展有何推动?
继IT、汽车、新能源之后,比亚迪正在着力打造公司增长的第四极——轨道交通产业。10月13日,比亚迪历时5年,投资50亿元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在深圳举行全球首发仪式,正式宣告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云轨”被定义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战略性解决方案,将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未来便捷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那么它是否能都达成所愿,成为解决城市拥堵的最有利武器呢?
“云轨”大可以理解为,从地下翻入空中的地铁,即一种低空运行的城市内轨道交通设施。比亚迪将“云轨”分为A、C两种类型:A型线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等专用线路的接驳站点等,连接交通流量大、承载人群多的地方,如医院、学校、商场甚至是卫星城市等;C型线则主要用于深入社区,靠近住宅、CBD、公交站、地铁站等,其车站可以深入到建筑内部。未来不排除云轨列车开进商场、写字楼甚至是居民楼中,出门就能搭乘云轨,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微循环问题。
但它和地铁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比亚迪说“云轨”载客量大且可快速行驶。运能达1万-3万人/小时(单向),最高时速80km/h。最小转弯半径仅45米,是地铁的15%;最大爬坡能力10%,是地铁的3倍。而且拆迁少、施工简便,工期仅为地铁的1/3,投资仅为地铁的1/5。
从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它本身轨道交通的属性亦或是自身的设计理念,都是冲着缓解城市拥堵的方向走的。但是,在实用中它能否承担起这样的使命还是值得期待。
“云轨”能否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把尖刀,既要看自身产品实力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更要看国家能够给多大的政策。如何实现与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如何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完美统一,如何与现有交通相互协调等等,这些问题可不仅仅是比亚迪能够独立解决的。
其次,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云轨”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和到底有多大还有待验证,其能否大规模的推广还是个问号。
轨道交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国内已有不少国企、研究所在做这件事。比亚迪进军该领域,并致力于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这本身就应该得到鼓励的。可以预见的是,即使“云轨”短期内缓解交通拥堵的愿望难以实现。但是,诸如“云轨”一类的新型交通力量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更多行业信息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从当前的投资环境出发,详尽地分析了中国交通投资当前的投资现状、投资机会及投资策略。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
p4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