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出租车改革 触碰出租车行业痛点
交通运输部近日称,将“进一步研究出租汽车行业定位、经营权管理、运价形成机制等各种因素,尽快形成改革指导意见”。这一表态,传达出主管部门正视行业问题,着力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明确信号。
近些年来,出租车行业一直因其市场化步伐滞后于不少其他行业而广受诟病。特别是在某些城市,甚至形成了人口十年来增长几倍、出租车数量却几乎不增加的极端现象。出租车数量与人口配比不够科学、“份子钱”居高不下等问题,不仅令从业者意见很大,广大市民也因“打车难”而颇有怨言。
尽管公众要求推动出租车改革的声音喊了多年,然而进展总显得缓慢,甚至一些地方的改革动作花拳绣腿、隔靴搔痒。对于公众关注的改革“份子钱”政策,以及完善出租车准入制度,始终没有根本性动作。
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最为根本的是要敢于触摸行业“痛点”,勇于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扫除阻碍改革推进的利益羁绊。比如,在出租车行业定位上,它到底应该是一种便民利民的出行方式,还是如某些地方所声称的是必须高于公共交通的行业形态?在经营权管理方面,是将出租车经营权固守在既有者手中,继续保护行业专家所称的“垄断市场”,还是应该允许社会力量有序进入、正当竞争?对于适应运输市场多样化、高品质需求的“专车服务”等创新举动,是以开放的心态允许它们逐步发展完善,还是百般阻挠甚至手起棒落一棍子打死?这是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躲不过、绕不开的重要问题。
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社会公众的期待由来已久,改革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决不能在拖延当中错失良机。主动听取民意,摸清地方实情“家底”,统筹各种需求,才能找准利益平衡点,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迈出稳健步伐。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出租车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并根据出租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出租车行...
p0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